2)第173章 郑府的宴会三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亲近那些中国人。仅仅不过3年的功夫,中国移民就出现在了鹿耳门和台江一线,截断了荷兰人向台湾内陆扩展势力的方向,也违背了当初双方签订的协议。

  大员港从陆地上受到的威胁,远远超过了从海上而来的威胁,而用来保卫大员港的热兰遮城堡,连一个堡底都没有完成。

  在中国人和西班牙人的前后夹击下,这样一个海上贸易争端调解法庭的出现,对于荷兰台湾长官区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

  至于巴达维亚方面会不会因此指责他,彼得.纳茨倒不是很担忧。作为一个同中国签订了贸易协议的功臣,他觉得自己最多也就是被公司训斥一顿,但起码他还是保住了台湾长官区。

  而和中国方面保持的良好关系,也能让他获得源源不断的利益,他自然也就乐于听从于中国人的吩咐,为这个海上法庭站队,并对英国人进行背书了。

  对于彼得.纳茨对海上贸易争端调解法庭的吹捧,让梅思沃尔德等英国人都感到甚为惊讶。对于一个通过海外殖民贸易获取财富的海上贸易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什么时候尊重过法律了。

  即便是现在势力弱小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海外行事的原则,也是同打不过的土著王国进行贸易,对于那些打得过的土著部落,自然就是要将之变为殖民地了。

  至于用法律来调解贸易争端,大约只有那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才会相信这种东西吧。

  梅思沃尔德等英国人不由有些面面相窥,不过他们不相信法律可以解决贸易争端的问题,并不代表他们不愿意接受这个调解法庭的成立。

  势单力薄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洋和南洋就像是一个走单帮的行脚商人,根本无法同早就在这些地方立足的荷兰人、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进行公平的贸易竞争。

  既然荷兰人愿意绑起自己的手脚,梅思沃尔德觉得自己实在是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看到梅思沃尔德点头,彼得.纳茨终于如释重负一般的松了口气,自觉已经完成任务的他,同梅思沃尔德交谈了几句之后,便转身离去了。

  北京商馆的事务长罗伯特不喜的看着离开的荷兰人背影,对着梅思沃尔德说道:“虽然调解法庭的计划是中国人提出的,但是荷兰人的态度也未免太过奇怪了些,我觉得我们没必要这么急着答应加入这个法庭。”

  北京商馆的主任威尔森却不认同的说道:“荷兰人的态度的确有些奇怪,但是我认为建立调解法庭的主意倒是不坏。在远东,我们才是最弱小的一员,有了这个法庭的存在,倒是为公司的壮大提供了一个安全保障,避免再次出现类似于安汶的事件。”

  罗伯特斜着眼睛看着威尔森说道:“你还记得安汶岛的事情,那你怎么还能支持同这些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