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4章 离京之前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臣和户部尚书还有一件事要向陛下汇报,还请陛下作出定夺。”

  朱由检环顾了一圈桌边的阁臣之后,点了点头说道:“黄先生和郭先生请说吧,什么事让你们这么慎重其事?”

  黄立极和郭允厚对视了一眼,两人便互相补充着将提高官员年俸的建议提了出来,并希望可以从总理衙门那里获得一部分资金补充。

  朱由检从郭允厚手中取过了官员年俸调整表格,仔细的翻阅了一遍,便拄着下巴沉思了起来。总理衙门的盈余,实际上就是海关的税收,虽然海关今年的税收已经突破了五百万元,但光是总理衙门自身的运营费用就差不多达到了110万元,而对海外各巡阅府、镇守府的补贴也要花费160万元左右,剩下的盈余也就2、300万元而已。

  这些盈余既要补贴小学教育,又要偿还一些水利交通建设的负债,剩下的资金也就几十万而已。户部提出的这个方案,等于就将剩下的盈余都划拨了过去,内务府在海关税收方面再无进益。不过,随着海外贸易总额的继续增加,海关税收总收入的继续升高,眼下的窘迫境遇也会有所改观。

  心里思量了许久之后,朱由检终于开口对期待已久的郭允厚说道:“对于户部提出的官员年俸改革意见,朕在原则上表示同意。”

  不待郭允厚和黄立极放松下来,朱由检又接着说道:“不过,朕不同意把官员年俸一次改革到位。一是对国库的支出造成了压力;二来各地官员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全部改成货币式年俸,未必能让地方上的官员叫好。像陕西这样的地方,难道有钱就能买到粮食吗?

  所以,朕建议户部对年俸改革意见重新调整一下,一是调查了解下各地的情况,特别是听听那些基层官吏的看法;二是先找几个地区进行试点,没问题了再推行到全国去;最后一点是,改革的年俸先调整到意见中的75%,然后每年增加5%,直至调整到位,这样也好给大家一点希望,少一些怨言。”

  对于皇帝提出的修改意见,在座的阁臣只是觉得有些持重,并没有感到有什么问题。除了黄立极、郭允厚两人之外,其他阁臣还是第一次听到关于年俸改革的事情,虽然他们心里有些不舒服,不过对于年俸改革却并没有什么反对的意见。这大约是朝廷推动朝政改革以来,通过的最为顺利的一条改革政策了。

  被黄立极、郭允厚两人这么一打岔,此前还在纠结于皇帝又要离开都城,而感到内心纠结的阁臣们,顿时有意无意的忽略了皇帝出京的问题。毕竟在去年的那场大胜之后,崇祯离开京城巡视京畿的次数就变得频繁了起来,以往文官们用以约束皇帝行动的招数,在崇祯身上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了。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