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8章 蓟辽督师之争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臣几句之后,韩爌就出列举荐孙承宗督师蓟﹑辽,负责关外防御东虏的事务。

  有了韩爌带头,几位东林党官员随后也跟进,一起举荐孙承宗出任蓟辽督师。

  王在晋因参与纂修《三朝要典》和东林党人结下了过节,而他放弃关外,以山海关为防御重点的战略思想,又得罪了辽东的将门,和一大批靠着辽饷吃饭的官员。

  因此虽然崇祯亲自下令召回了王在晋担任兵部尚书,但是基本上欢迎王在晋回朝的官员却没几个。倒是想要改变崇祯的主意,不让王在晋回京的官员有不少。

  在朝中大约只有王在晋,是东林党和所谓的阉党都不喜欢的人物。大明的兵部尚书主要掌管的就是九边的兵事,但是努尔哈赤起兵之后,辽东兵事和北京附近的防御工作就成了兵部尚书最重要的工作,而辽东兵事每年所花的费用早就占据九边军费的大半了。

  不管是六部的那一部,最主要的权力都只有两样,人事权和财权。蓟辽督师掌管着关外和京城附近最大的一只军队,而每年军费的大半又都填进辽东这个无底洞。

  而以孙承宗的资历,他这个蓟辽督师肯定是要挂兵部尚书头衔的。别人挂兵部尚书头衔,未必能和正职的兵部尚书抗衡。但是孙承宗就不一样了,以他天启帝师的身份,就算是崇祯本人也要顾忌他三分。

  一旦孙承宗担任了蓟辽督师,基本上王在晋这个兵部尚书,就算是被架空了。

  而朱由检想要调整辽东防御战略的设想,也就会成为泡影。当韩爌等东林党人提出举荐蓟辽督师时,一直对谈论辽东事务异常警惕的朱由检,很快就明了了这些东林党人的想法。

  “这些东林党人,真把自己当成傻子了吗?这么明显的架空兵部尚书的计谋,就这么堂而皇之的说了出来。他们到底是天真呢?还是把别人都当成白痴了?”朱由检右手支着下巴,看着下面举荐孙承宗的东林党人想着。

  孙承宗本人也向崇祯上奏道:“…辽东军民已经和东虏对峙近10年,经过多年修筑辽东防线,今年方有宁锦大捷。如果陛下召王在晋回京之后,朝中再起弃辽之议,不但有伤辽东军民之心,也恐数年百万饷金修建的宁远防线,就此无端遭弃,这岂不是浪费了天下百姓的血汗?”

  崇祯并没有被孙承宗的话所感动,在孙承宗看来的辽东防线修建后的稳固,在崇祯看来不过是人丁稀少的后金因为扩展的太快,无法有效的控制地广人稀的辽东地区,而进入了消化胜利果实的修养期罢了。

  当后金消化了辽东的地盘之后,现在辽东看似和平的局面就会打破。所谓的宁锦大捷,不过是野猪皮为了整合新建八旗部队,顺便来明军这边打秋风的一次抢劫活动罢了。

  后金根本就没想过要攻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