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4章 被孤立的莽古尔泰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私人书院或是某些地方名士的思想。

  朝廷的改革政策要能够长久的维系下去,首先就要有一批接受改革思想的读书人,难道我们能够指望,那些反对朝廷改革的守旧夫子们,能够教育出一批又一批的改革支持者来吗?朕以为是不太可能的。

  是以,官学非撤不可,只有撤掉官学,才能让那些年轻士人们明白,他们想要做官,就要接受朝廷正式的学校教育,不是在家里请个名师,或是什么私人书院里学习个八股文,就能梦想中举的。

  此外,大学教育到今日为止,已经将近三年,第一批正式的大学生也将要毕业了。对于前几批的大学毕业生,朕打算将一半人员投入到中学教育的事业当中去。河北、北京、天津三地,乃是朝廷的根本之地,只有让这些根本之地的教育纳入到了学校教育体系之内,朝廷的改革才算是有了一个真正的根基…”

  钱谦益听到这里,总算是明白了崇祯想要的是什么了。当初太祖高皇帝删减《孟子》,干的事情也和崇祯没什么差别,无非就是想要把道统也掌握在手中而已。

  只不过太祖高皇帝还在儒家伦理中打圈圈,眼下这位年轻的皇帝却试图在儒家伦理之外找到一个新的学术来牵制那些守旧的士大夫而已。皇帝的行为其实已经触及到了士大夫核心价值观的边际,照理说钱谦益此刻应当是拒绝的。

  但是,改革本就是要让士大夫们吐出一部分利益,支持改革的钱谦益并不觉得皇帝的行为有什么过分的地方。作为一个奉命编辑了《中国简明历史》的人来说,钱谦益反倒是现在朝中最为了解崇祯历史观点的人。

  而在不断揣测崇祯心思的过程中,钱谦益其实内心已经默认了,今人必定胜于古人,社会总是不断在进步的观念。如果不是有这样的认知,他也编撰不出符合皇帝要求的历史书籍来。

  刚刚已经在皇帝面前屈服过一次的钱谦益,此刻内心的纠结时间就更短了,没待皇帝多费口舌,钱谦益便再次应承了下来。只不过在皇帝面前答应的爽快的他,在走出宫门之后,脚下倒是有些轻浮了起来。

  和渐渐开始焕发出青春的北京城不同,此前生机勃勃的沈阳城,现在却像是遭遇了寒冬的老林子一般,不仅街面上的商铺有些冷清,就是街上行走的女真人也无从前那般悠闲适意,只是低着头快步行走着。

  城中心一直在修缮的后金宫殿,也破天荒的停工了。知道内情的人都说,前年和去年同大明打的两场战争都没得到什么收获,又要养这么多蒙古投降的部落,沈阳的库藏已经开始空了。大汗不得不停下了宫殿的修建工程,把资源和人力都放到恢复生产上去了。

  一两次交战得不到什么收获,其实倒也没什么。天命汗去世之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