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0章 商人会议和报纸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官员们,脸色铁青的说了一句:“既然众位都认为只有这条路,那么朕就听你们这一次。不过,朕要提醒诸位,记住今天你们自己的选择,朕会好好看着你们的言行是否一致。”

  朱由检说完之后,连退朝的净鞭都没等待,就甩着袖子怒气冲冲的离开了御门。

  孙承宗、文震孟、刘宗周对这个结局感到一头雾水,而韩爌、陆澄源、钱谦益几人却感觉隐隐有些不妙。增收商税原本是崇祯提出的问题,但是为什么现在会变成文官们的责任?明明文官不是一直在反对的吗?

  东林诸人带着或多或少的疑虑离开了,黄立极、施鳯来、张瑞图三人则相视一笑,才向着文渊阁而去。

  不久内阁便向天下发布诏书,宣布各省推选商人代表入京,商议商税之事。

  各省地方缙绅一时哗然,而两京勋贵及地方王府则对此毫不在意。一位王府门下的商人公开嘲笑道:“一群平头百姓,难道也能干出什么大事来?不管这群人能讨论出什么东西,只要这大明的江山还是姓朱,太阳就不会从西边出来,难道陛下收税还能收到自己亲戚身上来吗?”

  勋贵和藩王们可以无视这个所谓的商人税收会议,但是各地缙绅则不能视若无睹,虽然这个所谓的商人税收会议未必能起什么作用,但是缙绅们依然想要把这会议给搅黄了。

  不过想要派自己亲信参加会议的地方缙绅,很快就被诏书上注明的,三年内的纳税额的规定给拦住了。这些地方缙绅勾结官吏,早就不知道什么叫纳税了。

  在大明行商纳税,只能说明你是个没有背景的普通商人而已。能被地方称为缙绅的,家中三代之内最起码也出过一任县令。有了这层背景,一般的税吏那里敢上门收税。

  这连续三年的规定,让这些想要临时抱佛脚,交钱换代表名额的缙绅们束手无策。而各地方官员也不敢做手脚,点选这些缙绅推选的不合格商人做代表。因为诏书上已经明确注明了,敢弄虚作假伪造商人代表身份的,推选官员和审核官员一律革职。

  商人税收会议,不过是一个讨论税收的会议,这种看起来只有麻烦没有好处的商人代表,没有那个官员会因此去冒丢掉自己头上官帽的身份,去替缙绅造假。

  因此230名商人代表中,作为缙绅代表的商人不足30名,其他商人到真是货真价实的商人代表。

  在各地缙绅正在为所谓的商人代表会议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份被称为报纸的东西突然刊行天下了。

  这份和邸报形式差不多,但是内容更为直白的大明时报出现时,各地的民众并不在意。

  特别是江南的士子,对于这份报纸上基本用白话写的文章,他们基本不感兴趣。而江南民众大部分都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因此创刊词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