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5章 国本?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去,恐怕很快朝堂就会陷入空转状态,各地的政事又要无限期的推迟下去了。

  虽然黄立极是内阁首辅,但是他主要是关注重要而紧急的事务,像各地的税收情况、地方灾害赈灾等琐碎的事务,主要是施鳯来、张瑞图在处理,

  施鳯来、张瑞图作为宦海沉浮几十年的官僚,自然是知道,虽然眼下他们手中都是些琐碎的地方事务。但是这些琐碎的事务不断的淤积下去,这些局部地区的事务,也会发展成为足以影响全国的重大问题。

  比如一个山东运河水道维护的事情,如果一直拖延下去,最终导致运河航线中断,那就成了中断漕运的大事件。

  几位大学士正一筹莫展之际,黄立极突然走上前对着王承恩说道:“王公公,不如你先进去劝慰陛下,我们回去再和百官商议商议,请陛下先从中殿出来。这议和的事情未必不能商量,但要是殿下在殿中绝食发生了什么意外,我等臣子岂不罪莫大焉,这大明社稷岂不危矣。”

  王承恩犹豫了一下,很快其他几位大学士也表明了态度,只要崇祯从太庙里出来,万事可商议。

  王承恩看着几位大学士,谨慎的说道:“要不,我再进去劝劝陛下,看看陛下怎么说。”

  看到王承恩再次进入中殿内,施鳯来有些犹豫的小声询问道:“我范兄准备如何劝说百官退让?我看那些东林言官们,未必会轻易退让啊。”

  黄立极皱着眉头说道:“我现在还不知道,但是终究要先把陛下哄出太庙再说。否则让此事酿成一场大风波,恐怕不是我大明之福。”

  但是四人只是等了一会,就看到王承恩哭丧着脸走了出来,他对着黄立极哽咽的说道:“陛下说,如果他若有什么不测,就当把皇位还与福王叔…”

  黄立极顿时对着王承恩大喝道:“慎言,此事万万不可。”他打断了王承恩的话语之后,便对着中殿内高声喊道:“请陛下三思,我大明值此内外交困之际,天下百姓都对圣主翘首以待,陛下何忍抛弃这亿万生民…”

  黄立极几人扯着嗓子喊了大半天,但是中殿内却始终是一片寂静,显然崇祯是打定主意了。

  这让几位内阁大学士们顿时感到头皮发麻,就连李国普也把心思从议和转到了其他地方去了。

  张瑞图在大殿门口来回走动了很久,才对着三位同僚慎重的说道:“看来陛下的心意以定,我等只能设法劝说,百官接受这议和一事,否则恐怕当年‘国本’一案就要翻过来了。届时不仅朝堂震动,恐怕天下也要混乱了。”

  这福王朱常洵是万历皇帝的第三子,是万历皇帝的宠妃郑贵妃所出。和他的皇兄光宗朱常洛比起来,他才是万历心目中的皇位继承人。

  从万历十四年到万历二十九年,围绕着立朱常洵还是朱常洛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