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1章 帝国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了五、六个,除了原先增加的粮食局、农业部、水利部和交通部外,又设立了内政部、商业部、工业部等部门,算是对原先六部的补充,也是对六部的分权。

  听完了黄立极的解说之后,朱由检便合上了文件说道:“我认为这些人事调整并无问题,先生可以依照旧例组织廷推,朕会按照这份人事方案确定人选。”

  黄立极听后顿时放下了心来,能够把原先漫无目的的廷推,变成眼下的预先沟通人事,对于内阁来说,的确是省下了不少功夫。这也算是文官同皇帝互相进行了妥协,让双方不必在私下进行猜测和斗争。

  当然,这也是因为,崇祯和黄立极都不希望另一位反对改革的人员接任首辅的职位。这不仅会造成过去几年内的改革政策出现反复,也有可能让改革派遭受政治清算,对于双方来说都不是愿意见到的结局。

  黄立极提出的第二件要紧之事,却是问皇帝是否想要改元,他观察着崇祯的脸色不紧不慢的说道:“…现在蒙古诸部向陛下进献传国玉玺,又上了天可汗的尊号,虽说本朝历代都是一帝一元,但按照眼下的局势,陛下改元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朱由检很快就明白了黄立极的意思,所谓改元也是为了纪念或是庆贺某件大事的发生,相当于在位皇帝立下了某种功勋,以供后人怀念。

  他只是犹豫了一下,便摇头说道:“还是不必了,蒙古诸部尚未全部臣服,后金之患也没有彻底消除,此时改元未免有些骄傲自满之意,且待日后吧。”

  朱由检虽不喜欢崇祯这个年号,但也没这么忌讳到需要主动避讳的程度,因此在短暂的思考之后,便回绝了黄立极的提议。

  黄立极的脸上倒是看不出失望的神情,他倒是立即提到了第三件事,是关于土地改革的事务。他并不知道皇帝刚刚对于崔呈秀的交代,因此只是作为内阁首辅的身份对皇帝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作为大明的首辅,其实黄立极才是维持这个国家正常运转的负责人。从他的目光看去,现在的大明就像是一个重病已久的病人,正一天天的恢复过来,再不像崇祯登基之前,朝堂上下束手无策,看着大明的状况一天天的恶化下去。

  身为崇祯改革的主事者,黄立极自然是希望改革能够生效,让大明恢复到万历初期的兴盛时期。这样的话,他在史书上的名望将不会低于张江陵了。既然已经准备从首辅的位置上退下,他倒是开始为自己的身后名考虑起来了。

  在这样的状况下,黄立极自然不愿意旁生枝节,令自己的改革成果大打折扣。是以他建议皇帝不如在土地改革的事务上和那些山东士绅妥协,不必弄的双方势不两立,使得山东士绅倒向江南士绅那一边。毕竟从目前的改革进程来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