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7章 异象?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言官们弹劾自己的口实。

  少数人什么都没动,大多数人稍稍喝了点清水。今天的天气实在是有些寒冷,跪在冰冷的石板上,又喝了些凉水,让这些官员感到分外的焦虑。这时候,倒是有不少官员觉得,其实同后金和谈也没什么大碍,只要现在皇帝尽快从太庙出来,了结这场风波就行。

  看着太阳不断的西落,而六部九卿的官员们都拿不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一直沉默不语的孙承宗终于开口说道:“这样拖延下去终究不是一个办法,陛下又年幼,要是饿出了什么毛病,国家就要动摇了。我看还是先顺从了陛下这一次,只要陛下答应,除了祭祀时间之外,今后不要再去太庙打扰祖宗清静就行。”

  看到孙承宗出了头,有些按捺不住的徐光启终于松了口气。原本他早就想要站出来了。

  但是他的名望资历,并不足以慑服这些心思各异的官员们,他站出来说话未必能获得这些官员的响应。

  再加上他曾经答应了崇祯,尽量不涉及朝中的争论,避免朝中言官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影响了大学、科学院的筹建。

  因此他也一直隐忍不言,期待着事情出现转机。而孙承宗能够站出来,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这位天启的帝师,即是东林党,又是主张收复辽东的旗帜人物,如果连他也支持和谈,那么朝中基本上也就不再有什么强力的反对人物了。

  刘宗周心中虽然想着要同崇祯妥协,但是之前他反对的过于激烈,自然不好站出来当这个领头人,给其他人留下两面三刀的感觉。

  现在有孙承宗出头,他自然也就趁势附和了意见。而黄立极反应迅速,马上旗帜鲜明的表达了支持孙承宗的意见。

  接着几位大学士和六部九卿的大部分官员都纷纷表示了赞同,于是大家公论要请陛下出来。至于如何操作,众人默契的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右副都御使李夔龍、和礼部侍郎钱谦益。

  点名李夔龍是因为,除了这位厚颜无耻的奸臣,其他人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事还做不到这么熟极而流。至于选上钱谦益这位东林领袖,则是黄立极生怕这些东林党人事后甩锅,否认他们参与了其事。到时候这事反倒变成了,他们这些人欺君媚上的罪证。

  几位文官们决定了之后,对一边发呆的勋贵们连通知一声都免了,就直接让右副都御使李夔龍和礼部侍郎钱谦益去太庙请崇祯归位了。

  到了日近黄昏之时,翘首以待的文武官员们,终于看到了从午门蹒跚而入的崇祯等一行人。

  走在御道之上的朱由检,毫无战胜了朝臣反对的喜悦之情。仅仅是让这些朝臣们同意和谈,就逼的他要进太庙以绝食为抗争。这和谈要是没有一个好的结局,那么这些朝臣们一定会把这个黑锅丢在他身上。

  所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