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6章 战后的涟漪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这次大明没有出兵,只是用了一个使者就让缅王归还了好大一片土地,这是当年黔国公府都未能做到的事。几乎当同缅甸的和约传回昆明时,云南各地的土司便已经纷纷前往昆明,向洪承畴再次庆贺效忠了。黔国公府在云南根深蒂固的影响力,第一次被朝廷的权威所真正盖住了。

  而趁着这些土司的态度软化,洪承畴再一次推动了沟通云南各地的交通设施建设,并加强了对于一些土司地区的控制,让朝廷的影响力真正渗入到普通民众之中去了,从而让云南真正成为朝廷的云南。

  就在大明的南方边疆因为缅甸战争而进行着改变的时候,东协对于巴达维亚的战争的结果也在深刻的改变着大明和日本。

  在从前,除了东南沿海那些长久保持着传统贸易习惯的海商家庭外,内陆的大明商人们对于海外贸易都是持着畏惧的心态的。不仅仅是因为海上多风浪等自然灾害,而是离开了大陆之后,他们缺乏保卫自己财产的能力。

  但是随着战胜巴达维亚的消息传回国内,各种对于南洋富饶资源的描述,和大明海军在该地保护自家商民的事迹在报纸上就流行了起来。这样的宣传后果,便是让不少内陆地区的商人开始接受,南洋地区其实和广东等地的安全程度是差不多的,在南洋也是有着朝廷可以进行依靠的。

  于是在海禁开放后出现的海外贸易热潮后,出现了第二波的海外热潮。和第一波以东南沿海地区商人为主的海外贸易热潮不同,这一波以湖广、四川等地商人为主的出海热潮,却是奔着前往海外圈占土地发展种植园经济去的。

  朝廷对于宗室土地的清理,显然已经引起了不少精明地主的警惕。而海外土地较少的税收及大明对于进口粮食的免税政策,让这些经营商业的地主意识到,他们卖掉国内的土地前往国外,起码能够购回五-十倍的土地,而这些国外的土地生产出来的粮食运回国内销售之后,获利显然比现在国内拥有的土地获利更高。

  随着之后南洋地区橡胶园、油棕园等高价值的经济作物的出现,更是进一步推动了明人前往南洋经营土地的兴趣。这一波的出海热潮,持续时间比之前的贸易热潮更为持久,直到一百年后,南洋热才渐渐消停下来。

  这种对于南洋地区的深度开发,不仅极大的缓解了国内土地和人口之间的矛盾,最重要的是极大的活跃了南洋和大陆之间的经济联系,并迫使大明的贸易商人向更广阔的海洋拓展探险,寻找下一个暴利的贸易地区。

  相比起大明这边的意气昂扬,日本这边在收到了从大明传回的战争结束会议的消息后,顿时变得暗流涌动了起来。

  自从被大明用战争打开大门之后,日本人至今也不承认自己是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