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6章 书房再议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到的,不会是探求此事的真假,而是会试图先解除阿敏的兵权,将阿敏软禁于身边。

  而以阿敏的性格,臣弟以为必然不会束手就擒,到时阿敏就算不想反也要反了。阿敏一旦举旗叛乱,则明国对我国的包围之策就出现了破绽。更别提,一旦事后真相大白,袁崇焕必然是要将责任推卸到衮楚克台吉身上,则衮楚克台吉如何能够不投靠我国避祸?

  明国一旦迫反了阿敏和衮楚克台吉,蒙古诸部还能相信明国优待他们的政策吗?只要蒙古诸部对大明心怀疑虑,则大明驱使蒙古诸部围堵我国的策略就算是失败了。没有了蒙古诸部对大明的协助,则我国未曾不能和明国继续抗争下去…”

  听完了多尔衮的想法,黄台吉也不由为之暗暗叫好。在爱新觉罗家的子弟中,日益得到众人钦佩的多尔衮,显然不是徒有虚名的。而这也正是黄台吉想要的上策,能够用几句好话就能让明国自去羽翼的话,他并不介意向阿敏低头问好。

  黄台吉对着多尔衮连连点头说道:“善,你这些年的书果然没有白读。你刚刚说,这大清究竟是汉人的大清,还是我满人的大清。我看你是当局者迷啊。

  今日的大清,满人、蒙古人、汉人三足鼎立,缺了哪一个都不行。改革旧弊,采用汉人的礼仪,不是把我们满人变成汉人,而是要让我们满人变得更为强大。

  我们如果一味拘泥于满汉之别,那么大清不要说进窥关内,就连立足辽东都很艰难了。再说了,这世上哪有满人、蒙古人、汉人的区别,这不过是各自的出生地不同罢了。如果强以生活习俗之不同来区分人口,那么明国早就应该分成十七、八块了,如何能够成为如今这大一统的王朝?

  满人之于满洲,就和山东人之于山东,河北人之于河北,只有籍贯之不同,人和人之间不应该有所差异。所以,汉人的天命,蒙古人的天命和我满人的天命并无不同之处。如果我们承认了满汉有别,那么要不要认可满蒙有别?那么接下去是不是满人的天命不同于汉人的天命?则我大清要用什么去统治万方?”

  多尔衮在心里承认,黄台吉看的比自己更远,但是他依然不会接受黄台吉的看法。这大清是黄台吉的大清,可不是他多尔衮的大清。让汉人和满人平起平坐,就等于是在剥夺他们这些满蒙贵族的权利,分享给那些向黄台吉摇尾乞怜的汉人,那些汉人感激的是黄台吉而不会是他多尔衮,这让他又怎么能够接受呢。

  更何况,随着黄台吉的权势越来越重,多尔衮也只能用满汉有别这个主张来团结满人中的保守派,来对抗黄台吉的权势了,他又怎么敢轻易的放开自己的护身盾牌呢。

  当然在黄台吉面前,他还是稍稍表现出了一点悔过的意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