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7章 内阁的对策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足够的物资,大规模的投入货币,只能推高市场上的物资价格,从而搞乱了整个市场的经济运行。

  也就是说,这2500万元投入市场,不仅不能赈济到灾民,还有可能引发金融上的问题。毕竟现在大明的流通货币是以纸币为主,纸币本身并无什么价值,唯一有价值的是纸币上承载的朝廷信用,一旦百姓失去了对于纸币的信赖,银行就要面对挤兑风潮。

  户部官员自然是不肯让纸币失去信用的,毕竟现在大明财政的运行良好,正是建筑在纸币的信用之上的。一旦让大明经济重新回到过去的金银铜三货时代,那么朝廷投资的诸多工程项目就等于是失去了资金供给,毕竟朝廷手中可没有这么多硬通货,那样的状况就会变得更糟糕。

  钱谦益看着内阁会议上一筹莫展的同僚们,这才发觉这些整天在背后诋毁自己无能的大臣们,真遇到了事情也没见得比自己强多少。

  看着众人绞尽脑汁也说不出一个有用的建议,他心中不免有些快意,于是便清了清嗓子对着同僚们说道:“诸位平日里对着国朝大政一个个口若悬河的,老是责怪陛下不用各位之言。今天陛下没在,难道你们就不想说话了?难不成一定要我将陛下请来,你们才肯发言不成?”

  即便是被钱谦益当面奚落,阁臣们也只能忍受了。大家都很清楚,今日的内阁阁臣权力不同以往,但同样他们的责任也不同以往。

  如果是在崇祯朝之前,遇到这样的灾情,阁臣们只要向皇帝上书赈灾,就算是尽到了责任。如果皇帝问如何赈灾,最多也就是加一句请发内帑,和选派清廉之人负责赈灾事宜,基本上就没阁臣们什么事了。

  但是在今日的大明,这样混日子的阁臣在内阁是待不下去的。内阁阁臣们现在各领职权,权力上要比过去大的多,但是同样要为自己手中的权力负责。赈灾一事牵涉到钱粮、运输、赈灾款的发放、使用及监管,各部都要为各自权力范围内的赈灾工作负责。

  因此对于这样大规模的赈灾行动,已经不再是过去提名一个人负责,然后把钱粮交给他就算完事了。而是从六部中抽调人选组织成赈灾指挥部,然后阁臣挂名指挥,一旦出现了问题,那是从上到下都要追究责任人的。

  在面对自己有可能要负责的前提下,阁臣们自然不会随意的敷衍,他们现在可以敷衍皇帝,但是赈灾出现了问题时,皇帝必然会拿他们的脑袋去平息灾民的愤怒。对于这些阁臣们来说,这显然是不合算的。

  于其事后作为替罪羊,倒不如事先把问题摆出来,大家能解决的给解决了,不能解决的就交给皇帝来决断,这样就算还是出了什么问题,也不至于莫名其妙的丢了性命。

  应该来说,过去几年来,内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