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2章 阿敏一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再重演当日的辉煌了。

  以老于军伍的阿敏看来,除非黄台吉带领沈阳的主力前来,否则光凭一只偏军是无法攻下这座城市的。汉人在建筑上的天赋,比他们在战场上的作战能力实在是强的太多了。

  当然,即便是以阿敏的目光来看,和忠义八旗一起驻守在乌兰巴托的明军将士,在获得了充足的给养之后,他们能够发挥出来的战斗力,也不会弱于八旗普通将士。而如果是依托城墙防守,在火枪、火炮的支援下,这些明军将士反而比一般的八旗精锐更能艰苦耐战。

  自从阿敏投奔大明以来,他过去对于明国的印象已经差不多都被推翻了。事实上,直到今日阿敏也不能明白,天命汗当初是拥有了这样的自信才会挑战明国这样的庞然大物,据说天命汗前后进入北京城不下十次,他难道看不出这样一个国家所拥有的战争潜力吗?

  更可笑的是,当沈阳的八旗亲贵们整天吹嘘着天命汗的光荣伟迹,把辽东的明军揍得多么惨时。阿敏在关内却发觉,对于大明这个庞然大物来说,辽东的失败不过只是丢了几根手指,甚至都算不上损失了一支胳膊。

  看看崇祯登基的这十年,明国虽然没有在战场上获得什么决定性的胜利,但是仅仅保持住了北面不败的局面,大明就在迅速的恢复元气。如果不是大明北方连续的自然灾害,阿敏估计大明早就可以组织起对沈阳的反攻了。

  让阿敏更为畏惧的,还是崇祯这位年轻的大明皇帝的沉稳性格。在他看来,以皇弟入继大统的崇祯,实际上皇位并不是那么的稳当的。如果他处在崇祯的位置,必然是一早就要在辽东发起几次反击,从而确立新皇的权威了。

  但是崇祯偏偏就能忍得住,即便他把察哈尔部等漠南蒙古诸部纳入了大明的治下,并建立起了一个对沈阳的包围圈,也没有趁势发起对于辽东的进攻,而是不紧不慢的消化这些蒙古部族,让他们真正变成大明的一部分。

  作为一名还算出色的军事统帅,当他从后金的四大贝勒之一成为大明的八旗统帅之后,即便是他所接触到的那些讯息,也足以让他看明白这些年大明的战略战术究竟是什么了。

  如果说,黄台吉的伐明战略还是继承自天命汗的伐大木之策,那么大明对付沈阳的战略就是织网捕鱼。甚至可以说,在大明的战略布局中,也隐隐含有天命汗伐大木的策略。

  必然大明在海参崴、庙街等地建立据点,当初沈阳众人都认为明国这是徒费力气,毕竟萨尔浒之战中,明军四路出击而被后金分而破之的战绩已经告诉了他们,在这个时代想要玩分兵合击无疑是在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

  明军相距几百里都不能完成分兵合击的战术,绕到北方密林中的明军想要从后方袭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