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4章 自我检讨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法获得后勤上的补给,违规将领也会受到调任或是退役的处罚。

  就连毛文龙这样独自开创一镇的军头,在总参谋部和兵部的不断揉搓下,最后也服了软,把一部分军权交了出来,自己跑来北京任职了,其他军队的将领就更缺乏同朝廷和总参谋部对抗的意志了。

  掌握了一支军队的兵员补充、后勤供应、军官晋升,那么这只军队自然就无法再谈什么独立性了。耿仲明、孔有德这些辽东矿徒出身的东江将领,虽然还能同部下们谈一谈乡里之情,但是再想要像之前毛文龙一样,如臂使指的控制自己的部下,已经是不太现实了。

  而对于大明的总参谋部来说,虽然总参谋部的官员们更乐意支持从头组建的新军,这样的军队更容易受总参谋部控制。不过毕竟大明的九边重镇并不是已经一塌糊涂的卫所军,这只边军系统还是有些战斗力的,想要把他们一并裁撤还是会引发诸多问题的。

  为了确保能够尽量裁撤旧明军,而成立一支总参谋部能够控制的新军,那么自然就要制定一个裁撤和整编的标准。总参谋部制定的标准自然不是文官的自由心证,不过这些标准最终都是围绕着军队作战的表现而划分的。

  也就是说,越是不能打不敢打的旧军队,就越是容易首先变为裁撤对象。而那些敢打又能打的军队,不仅会得到总参谋部在各种资源上的倾斜,也越是容易扩大编制。

  当初蓟州之战中,面对八旗军保持实力的辽西诸军,现在大部分都被裁撤或是打散分入其他军中去了。倒是连战连败的满桂军,不仅第一时间被补充了损失的兵员,并首先获得了新军的番号。

  东江镇的将士们于是发现,之前朝廷虽然给予了他们一定的优待,解决了他们的温饱问题,并大幅度的降低了他们出战的频率。可是在这种优待的背后,却是大明新军快速发展的十年,到了崇祯十二年,他们原本以为还不错的待遇,在近卫军和野战军的待遇对比下,就有些差强人意了。

  在这样的局势下,东江镇将士也就从守住地盘的思想,开始慢慢转变为想要立功受赏,获得同野战军相同待遇的想法了。

  在过去数年里,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量,东江镇将士把金州南山要塞区修的是固若金汤。但是他们也发现这也成为了一个问题,刚开始几年里,清军还不断来袭击骚扰,试图阻止他们修建这条地垒要塞区。

  但是随着要塞区的逐渐成型,清军就不愿意来进攻金州、大连了,而是在复州和金州的边境修筑了几个堡寨监视金州明军,并驻军于复州。打算把他们围堵在金州身后的旅顺半岛内,让他们在这块半岛内自己折腾去。

  虽说之前他们也曾经听从总参谋部的命令,从金州出发去劫掠附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