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1章 将功赎罪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自己的位置。而改良主义虽然能够延缓一个王朝的寿命,最终却必然会导致失败,因为人民终究会发现,所谓改良主义不过是一块裹着蜜糖的毒药,统治者始终没打算作出真正的让步。

  朱由检想走的自然是一条改革之路,而不是延缓统治的改良主义。只不过今日大明的新生政治力量还太过弱小,还不足以单独支撑起对于这个国家统治的责任。在这样的局面下,拉拢团结一部分较为开明的士绅地主,以对抗那些顽固的大地主大士绅,也就成为了朱由检必须要使用的政治手段。

  而袁崇焕所代表的,事实上正是大明大多数中小地主出身的官僚。他们不是文震孟和刘宗周,身后有着家族和先辈门生故旧的照拂吹捧,因此还没有科举入仕,已经成为了天下闻名的文宗名流。

  对于文震孟和刘宗周这类大地主大士绅的代表人物来说,一生的道路早就被安排好了,他们人生中最大的目标就是把家族名望传承下去,而不是去同底层平民打什么交道,做什么实际事务。

  他们同样也不是夏允彝这类为了自己的信念而敢于背叛自己出身阶层的人物,他们只是一群非常现实的政治投机者而已。

  袁崇焕可以在魏忠贤得势时向阉党示好,也能在魏忠贤倒台后迅速转回东林党人的立场,这种左右逢源的本事,无疑就是说明了此人信奉的只有权力而不是什么政治理念。像袁崇焕这样的人物,在大明官场中实在是太寻常了,只不过袁崇焕的运气比较好,才能浮现出来而已。

  处置这样一个人物,其实是于事无补,在目前大明的官场环境下,还会有后继者不断涌现出来。而且,在目前柳敬亭为其擦了屁股的状况下,至少明面上袁崇焕并没有什么大的罪名给崇祯下手。

  有着蒙古诸那颜的证词,衮楚克台吉勾结满人试图背叛大明的罪证已经确凿,袁崇焕上报的公文也是四平八稳,光从这些证词和公文的内容来看,就算是崇祯也只能认为袁崇焕当时的处置是属于当机立断,而不是伪造上谕滥杀大将。

  至于锦衣卫的报告,显然是不能够公开的。公开之后,对于朝廷威信的杀伤力,可比处置一个袁崇焕要大的多了。而若是不宣布罪名就处置一方封疆大臣,那么只会把那些中立派官员都推向反对改革的守旧派那里去。

  对于大明这样一个已经延续了两百多年的王朝,庞大的官僚集团中有人也许会接受改革以挽救自己,但绝不会接受一个凌驾于任何规则之上的权力,这样的权力将会威胁到整个官僚集团的存在。

  就好比袁崇焕擅杀衮楚克台吉的真相泄露出去,立刻会让蒙古诸部离心一样,崇祯无理由的处罚了袁崇焕,同样会面临文官集团的恐慌。

  更何况现在袁崇焕还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