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6章 序幕三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阳知府许任成听说赵思恭前来求见后,赶紧令管家出来引他入内,而他自己则在二堂前等候着。

  这位原蒲州知州,因为协助洪承畴办理了陕西灾民安置的任务,在洪承畴离开山西前被提升了一级,成为了平阳知府。

  洪承畴在时,被许任成得罪的山西士绅豪商自然不敢找他麻烦,等到洪承畴调任云贵总督后,当初被许任成摆了一道的蒲州士绅可是没少盯着他。

  许任成最后通过山西银行的股东搭上了温体仁的亲信唐世济,方才算是扭转了自己的困难处境。

  在温体仁的运作下,唐世济已经成为了韩一良的副手,并且根据皇帝的意思,很快廉政公署将会扩张为内政部,权力将从监察百官增加到维护社会治安的内容。

  温体仁自然是希望唐世济能够借此再上一层楼的,因此费了好大的力气,让他单独巡视山西,除了监察山西的赈灾措施之外,便是督促铸币法案在当地的实施。

  虽然在京畿大力开发新兴产业之后,天下间最为赚钱的行当从盐业转移到了银行业和棉纺织业。由此带来的社会财富转移,也从过去的山西、安徽两地,变成了京畿和以上海、宁波、广州为中心的港口城市。

  但是晋地商人的个人资产,依旧还是处于大明豪富的前列。因此铸币法案若是能够在山西打开局面,唐世济这个人也就自然简在帝心了。

  想当初韩一良不过是区区一个户科给事中,仅仅因为替皇帝办了一个扬州盐引案,就立刻扶摇直上平步青云,成为了大明朝堂的一名新贵。唐世济的岁数虽然比韩一良大,但是他做官的热情却一点都没有减少。

  以他这个岁数,再去谋求什么同皇帝对抗的名声,试图在今后获得士绅们的推荐支持,从而位列朝廷重臣之列显然是来不及了。

  更何况现在这位皇帝对于人事上的控制力度还要超过几位先帝,得罪了他还想起复,恐怕真是希望渺茫。如文震孟这等大名士,最终也是被皇帝强行按在了南京礼部尚书的位置上养老而已。

  至于年轻一些的复社领袖,更是被赶去了海外。而但凡肯为皇帝办事的,不管是过去的阉党崔、冯之流,还是韩一良、叶雨轩等,都得到了重用。

  有这些范例在前,唐世济自然是希望借出巡山西的机会,好好的表现一下的。

  唐世济和山西银行几位股东商议之后,认为想要把铸币法案落实下去,总要先有个有足够影响力的人物出来响应朝廷号召的,平阳首富亢氏自然就成为了最好的目标。

  这位独立于山西银行之外,却又有着极为雄厚的财力,当初山西银行在平阳开分号,差点就被其一个人给挤兑走了。有着他来当这个先例,山西商人哪怕再不甘心,也是要掏钱出来的。

  原本这就是个你好,我好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