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8章 芸芸众生相十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纺织产业就几乎养活了江南半数人口。基本上每一个纺织环节都关系着数千上万户家庭的口食,而这两项产业也为朝廷缴纳了无数财赋。

  可以说,江南百姓实际上并不依赖于田地而活,乃是依赖于纺织业而活。光是一个苏州城,其150万城市居民里,起码有三分之二是从事跟丝织业有关的工作。而苏州地区三百万人口,更是依赖生丝和丝绸产业而安居乐业。若是生丝产量不足或是丝绸销量出现了问题,那么该地的百姓就会陷入困顿之中。

  就比如说今年三吴之地受灾,粮价飙升这件事。臣以为重点不在于粮价的飙升,而在于今年环太湖地区的气候异常,导致桑叶减产和蚕种大量死亡,导致江南地区生丝产量不足。生丝产量不足,又会影响到三吴地区的织户无工可开。

  依赖于丝绸业过活的数十万户人家衣食无着,这才是江南受灾最大的影响。臣以为,对于三吴地区眼下最重要的,不是平抑粮价,而是确保这些织户的开工。这些织户家中基本无有田地,一旦失去了工作,他们就难以自保,哪怕这个时候粮价再低,他们也是无法养活家小的。

  丝绸纺织的各个环节都是各有配套的,一旦这些熟练工人逃荒而去,那么等到明年气候好转时,有生丝却无工人开工,同样会对江南纺织业和养蚕户造成打击。如此一来,国家的财赋之地将会元气大伤…”

  崇祯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问道:“那么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样的局面呢?”

  笪继良毫不犹豫的回道:“陛下,臣以为应当下令禁止棉纱和生丝等纺织原料的出口,鼓励从海外进口棉花及生丝,以解决这些纺织工人的开工问题,其次才是平抑当地的粮食价格。”

  笪继良的提议顿时引起了许多官员的反对,支持他的只有毕自严、夏允彝等寥寥几人,笪继良对此倒是不意外。毕竟禁止棉纱和生丝的出口,已经损害到了这些投资棉纱工厂及远洋贸易的官员的利益,反倒是几位守旧官员还替他说了几句好话。

  不过笪继良也知道,这些守旧官员并不是真的支持他,而是对于一切海外贸易都持怀疑态度。一方面他们坚信天下财物是有定数的,把国内的大量物资运往海外,那么国内显然就会出现用度不足的问题。而白银的大量输入,除了造成物价上涨之外,并不能解决物资短缺的问题。

  另一方面,从欧洲传入的各种异端思想,已经开始威胁到了儒学的统治地位。比如吸纳了自然科学和欧洲哲学思想出现的新学,现在已经牢牢掌握住了燕京大学的教育权,而随着燕京大学毕业生在各行各业的茁壮成长,儒学一枝独大的局面正在慢慢消失。

  对于这些守旧官员来说,这一切都是因为大明对外的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