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5章 正在改变的人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员和某些商人手中转移。当然,这种殖民地战争的作战成本,也同样从国内民众的头上转移到了殖民地民众的头上,这样的战争越来越像是商人的冒险投资。

  大明朝堂对待殖民地战争的态度变化,事实上正越来越刺激像苏越这样前往海外追逐财富的冒险家们,让他们把征服一片殖民地视为了自己事业的开端。

  当然,和此时遍布世界各地的西方殖民者相比,这些中国的冒险家还只能算是刚刚离开巢穴的雏鹰。他们心中还存有一些胆怯,并不敢离开国门太远,孤身前往未知的莽荒之地去开辟自己的事业。

  比如在此时总督官邸一楼的大会议室内,等候着苏越到来的,就有着来自欧洲的英国人、荷兰人、葡萄牙人,甚至还有一位法国人。坐在大会议室一头的王嘉胤,一边懒洋洋的听着苏越宣读来自北京朝廷批署的缅甸和平协定,一边则观察着会议室内众人的神情。

  作为和仰光这座新城差不多同时修建的总督官邸,众人座下的这幢二层砖木建筑,正是整个官邸的核心,也处于仰光城北部高地的最高点,因此光线和通风都非常良好。

  而正处于海外扩张期的大明,面对着急剧增长的海外殖民点,开始摒弃国内繁琐的建筑装饰和全木结构,转而追求起简洁流畅的线条和注重建筑功能性的特点。甚至于,建筑师考虑到殖民地建筑有充当战争时期堡垒的功能,还吸收了一些欧洲殖民地建筑的特征。

  比如王嘉胤所在的这幢二层建筑,一楼是高大和采光良好的宽敞会议室,房屋东西两侧的砖墙上开启了对称的落地式玻璃窗,让房间内的人能够拥有良好的视野,随时观察到外部的环境。

  而在建筑的二层,则被分割成了一个个小房间,平时作为总督的办公及休息场所,战时军队就可以藏身于二层的小房间,居高临下的用火枪控制着周边的环境,将这里变为一个临时堡垒。

  大会议室内部装饰除了刷白墙壁并用石膏做了吊顶之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北侧山墙上挂着的一副巨大油画。这幅足有半人高的巨型油画,画的自然是大明崇祯皇帝,只不过这幅画像中皇帝的造型并非如从前的中国肖像画这么死板,而是借鉴了此时欧洲最流行的帝王肖像画做法,将皇帝放置于一个场景中去写作。

  此画中的崇祯虽然身着最为隆重的衮服冠冕坐在宫殿内的龙椅上,但却不是临危正坐的姿势,而斜坐在龙椅上,身体略略向右倾去。

  他左手拄着一把未出鞘的佩剑,佩剑竖直立在地面上,占据了画面的中心位置。而他的右手则伸手指着一个硕大的地球仪,双眼正透过冠冕前端的五采玉珠注视着地球仪上的某处地方。

  这种西式画法,将崇祯整个人惟妙惟肖的表现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