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1章 印度大陆二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肯响应的工厂最终都被淘汰了。

  但印度的小生产者和大明的纺织工厂完全是两回事,虽然他们同样有着出色的纺织技艺,且在纺织机械的发展上也没落后大明多少,但印度的小生产者缺乏保护自己的力量。

  自从崇祯陛下登基以来,就强制性的废除了手工作坊中的封建家主制度,规定即便是在工厂中使用自家的奴婢也必须支付报酬,且不能少于雇佣工人工资的三分之二,并允许了奴婢可以自己赎买自己等一系列法律。

  虽说这依然没能完全解决一些工厂主以强制劳动的方式剥削工人,但是大明的工人在法理上第一次得到了,可以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权力,而不必再被其他什么人强制而无偿的进行劳动了。

  但是在印度大陆可不是这样,在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上,这里同过去的大明几乎没什么差别。不管是大明的官员还是印度的封建主们,除了征税和征发劳役之外,都不会去干涉乡村的事务。只不过大明是以士绅、宗族管理着乡村,而在印度大陆的村社则是地主管理着一切。

  在印度大陆,村社这一单位就是整个社会的基石,不管是农民还是手工业者,都必须归属于某个村社,他们既受到村社的管理和保护,也同样被村社的上层人士所剥削着。一个被赶出村子的农民或是手工业者,也就相当于失去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最终沦落为最下等的贱民,这也就相当于被整个社会所抛弃了。

  所以,印度的农民、手工业者,对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之深,还要远过于大明的乡村。也由此造成了,手工业者首先要为村社的居民、地主服务,剩下的多余产品才能出售到市场去,否则就是犯罪了。

  印度纺织工人出色的技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是为了市场需要而生产的,而是为了满足地主的需求而制作。

  当印度棉布的精美吸引住了欧洲商人的注意力之后,实际上并没有改善这些印度纺织工人们的生活,这反倒是给印度的地主们开辟了一条新的财源。

  印度的商人们显然很了解,他们所在的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他们知道应该如何利用自己所熟悉的社会规则去赚取最大的利益。与其提高棉布的收购价格以刺激手工业者生产,倒不如干脆垄断了同外国商人交易棉布的权力。

  而且在印度大陆这样的社会中,想要垄断手工业者生产出来的棉布其实也不难。只要收买了封建领主和地主,那么村社中的手工业者就不敢把棉布卖给不受允许的外国商人。而这些印度商人们只要预付一点点资金,就能以固定的价格逼迫手工业者为自己生产布匹了。

  商馆的职员把印度商人的这种行为称之为包买制,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村社手工业者的进一步分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