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0章 内阁改制的方案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方案。方案内容大致和崇祯对他单独会见时谈的方案,没有多大变化。

  方案强化了内阁的权力,让六部中除了兵部、刑部之外的部门,直接从属于内阁的管理。

  身为吏部尚书的徐光启,早就看过了这份方案,他自然不会站出来反对。而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不反对,吏部其他官员自然不敢站出来反对。

  而有能力和内阁掰手腕的,按照权力只有吏部、户部、兵部三个大部,还有便是得到皇帝信任的各部尚书。

  现在内阁的改制,只是针对吏部、户部、工部、礼部四部,吏部不出声,工部尚书吴淳夫在一边观望。

  户部尚书郭允厚正在衡量利弊,根据这份方案,吏部、户部尚书将会直接入阁,所以看起来户部要明确的接受内阁管理,但是也相应的扩大了权力。

  礼部尚书来宗道发觉如果自己不出声,这份方案就要毫无阻碍的通过了,这么一来礼部就从排名第三的部门,成为了和工部并排的后两部之一了。

  来宗道不得不小心翼翼的上奏道:“陛下,如此一来,内阁的权力大为增加,岂不有违太祖废除丞相设置六部的本意。”

  刘宗周、文震孟、黄道周、倪元璐等人立刻跟进,认为黄立极的方案是想合六部为丞相,违背了太祖当初的遗命,子孙后代不得复立丞相。

  在群臣的弹劾下,黄立极不得不摘下官帽,听从这些官员们的弹劾。

  看着朝中的官员们蠢蠢欲动,几位尚书也开始动摇的时候,朱由检终于说话了。

  “祖宗当初废丞相而置六部,固然是为了大明王朝的安宁,但是和太祖皇帝英明神武,才智天纵也不无关系。

  后辈子孙,不如太祖多矣。朕以为自己及不上太祖,也及不上世祖。两位先帝可以驾驭六部而毫无障碍,然而朕之见识、经历都不及两位先帝远矣。

  但是大明今日却是三空四尽之秋,非大有才之人不能挽此危局。朕以为,今日之国事,应当先考虑怎么救大明,再思考这内阁敛权,会不会造就权臣,有碍国事。

  《孟子·离娄上》曾经说过: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孟子都曾经说过,救人要懂得变通。今日大明犹如溺水之嫂,而诸位不想着先救人,反而要扯住黄首辅,谈论他有没有资格救人,这不是荒唐可笑之事吗?”

  韩爌默默无言的看着御座上侃侃而谈的崇祯,他还是第一次遇到对经义一知半解,而又偏偏喜欢乱引用先圣之言的皇帝。

  不管是光宗还是天启,因为万历朝的混乱,都没有接受过完整的正统教育,所以一般都很少在朝会上引用经义。

  而崇祯显然是个意外,他常常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思,而不是前辈大儒的释义去解释经义。

  他们这些作为臣子的,又不能在朝堂上直斥其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