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4章 税收方式的改良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因为国用不足,而让小民倾家荡产。因为破产的小民越多,缴纳的赋税就越少,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能看到两方官员,就事论事的讨论问题,而不是用祖制来压制对方,让朱由检的心情倒是好上了许多。

  到了最后,郭允厚提出了一个建议,让百姓按照正赋之外加上8成,就可以免去解运外省的任务。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朱由检决定道:“除正赋外加7成,此外火耗固定为三分。田赋征收的最小单位为毫,毫之后的数字一律抹去。

  各省征收到的税赋七成归于朝廷,三成留作地方官员、胥吏的俸禄及地方建设经费。户部要对地方留用的税赋进行监察,不可擅自中饱私囊。

  除此之外,个别地方需要单独加征的项目,必须经过户部审批,比如说地方兴修水利建设、道路等项目。”

  户部的权力一下增加了不少,郭允厚也顺势提出让笪继良负责户部这个新增加的部门。

  朱由检没有异议的同意了,并加了笪继良户部侍郎的头衔,以方便他同地方巡抚打交道。

  理清了户部的税收制度和各省建立分库之后。朱由检这才把话题转到了最初的边军粮饷问题上。

  “现在看来,以巡抚、道员、通判管理军队的粮饷,实在是有些不便。他们虽然管理粮饷的发放,但是却不必承担边军缺乏粮饷的责任。

  且巡抚兼顾地方民政;兵备道要监督军事,并掌管军队文书;通判虽然专职,但是地位显然太低,无法追索粮饷入库。

  朕以为应当把边镇钱粮仓库独立出来,由五军都督府直接掌握,若是军士连续缺饷两个月,就要对责任人进行追查,以军法处置。”

  户部、兵部的几名官员原本还想反对,毕竟边镇的仓库也是户部、兵部的财源之一,但是崇祯的以军法处置管理粮饷的官员,顿时让他们把话憋回去了。

  在现在这个国库空虚的时代,保证边军不能连续缺饷两个月以上,简直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任务。而且五军都督府同样在兵部的管理之下,无非就是绕个圈子,因此兵部几名官员默认了崇祯的提议。

  “宣府镇8万人,大同镇7万6千5百人,山西镇5万3千5百人,延绥镇5万人,宁夏镇3万1千6百人,甘肃镇5万2千人,固原镇4万5千人,蓟州镇12万8千人,辽东镇8万1千人。辽东镇的人数不包括客兵。”郭允厚向崇祯汇报着九边的军士数量。

  虽然心中有些心疼,崇祯还是咬牙说道:“这蓟州镇平定京畿民变的奖励,还有欠饷就由户部处理了。除蓟州、辽东两镇之外,其他各镇补发2个月,固原镇补发3个月的军饷,户部计算个数目出来给朕。”

  郭允厚只是低头板着手指计算了片刻就说道:“陛下,大约在60万两之上。”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