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9章 朋友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茨霍的站了起来,“当然不是这样的,公司也许不会在意谁谈成了同大明的贸易协议,但是…”

  彼得.纳茨挥舞着双手抗议的时候,突然卡壳了。他这时想到,这位许心素可不是自己的忠实部下,他不应该把公司内部的事务透露给一个外人。

  看着彼得.纳茨说了一半,就住了口,然后在房间内不停的抓着头发来回走动,许心素不由好奇的说道:“彼得.纳茨先生,有什么话就直说,也许我可以给你参谋一下,毕竟我们在商业上还是不错的伙伴啊。”

  彼得.纳茨却支支吾吾的推脱着,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一样。许心素不由生气了,他站起来拱了拱手说道:“既然你不愿意相信我,那鄙人就先告辞了。虽然那些官兵被我劝走了,但是我以为你们明日还是尽快离开京城为好,免得再被人赶上一次。我们就此别过,祝你南下时顺风顺水。”

  看着许心素起身要走,彼得.纳茨马上拦住他说道:“亲爱的朋友,不是我想对你隐瞒什么,只是最近我遇到了一点麻烦,需要通过促成明国和公司的贸易,以换取公司高层对我的支持,这实在是有点让我难以启齿。”

  今年29岁的彼得.纳茨和比尔不同,他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十七名董事中某一位的远房亲戚,所以他才能不到30岁就担任了台湾长官的职位。

  当然这位董事的影响力也不是那么大,所以彼得.纳茨担任的,是被认为还没有开发的台湾长官的职位,而不是利润丰厚的香料群岛的一名管理人员。

  他这次因为严格执行了公司的政策,而引起了日本和荷兰东印度公司之间的矛盾,可不是他所说的一点麻烦这么简单。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于1619年在巴达维亚总督科恩手上开始了公司对亚洲的势力的扩张,并初步建立起了亚洲国家贸易体系。

  在这个亚洲国家贸易体系中,日本是相当重要的一环,日本每年替荷兰东印度公司贡献的利润达到了%,仅次于香料贸易对公司的贡献。

  东印度公司想要对日本商人征税,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而不是断绝和日本的贸易。

  因此当日本幕府流露出对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恶感之后,彼得.纳茨自然就承受到了公司高层的压力。

  一直以来顺风顺水的彼得.纳茨,从来没有经受过这种困境,所以才会束手无策的跑去江户呆了近4个多月,幻想用言辞去消除日本幕府对他的厌恶。

  已经被滨田弥兵卫搞得心身俱疲的彼得.纳茨,被许心素稍稍施加压力,就把自己面临的困境全部吐露了出来。

  “…所以,如果公司知道,促成了明国和公司贸易协议的是比尔,而不是我的话。那么我也许会失去现在的一切,被公司赶回国内去。家族也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