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6章 三法司的讨论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见。

  不过当他的视线掠过跪在下方的董卫贤身上时,又对这个人的遭遇起了几分同情之心。

  短短一年之内连续失去了儿子和妻子,家业、女儿也被人夺走了,如果换成是自己恐怕早就悬梁自尽了吧。

  现在按照潘士良的意见,不仅要把女儿重新送回翠红楼,而董卫贤本人也要被处死,这还真是一个家破人亡的下场。而在这案子里,事实上董卫贤并没有犯下任何罪过,他只是为了救自己的孩子,借了一点钱而已。

  “下官以为…”姚士恒看着低头跪在苇席上的董卫贤,口中始终发不出附和潘士良的话语。

  姚士恒平日最大的消遣就是看一些话本小说,他平生最为敬佩人物,一个是北宋的包文正,另一个是本朝的海刚峰。

  往日里,他常常在夫人沈蓉面前推崇这两人,不过熟悉他绵软性子的沈蓉,却讥笑他。

  “君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好美食,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君与两位贤令平日行事可谓南辕北辙,观君之慕二贤,不过是叶公好龙罢了…”

  往日姚士恒对夫人这尖酸刻薄的评价简直是深恶痛绝,但是现在这段话却莫名的出现在了他的脑子里。

  姚士恒顿时大感羞愧,原来夫人对他的评价还真不是讥讽,就如同现在,明明他打心眼里认为这董卫贤罪不至死,但是他却缺乏勇气为此而同阳武侯进行抗争。

  今日的天气虽然无风,但是阳武侯薛濂却感觉自己的脸都快冻僵了,他现在的心中依旧充满了怨气。

  再他看来,这不过是家奴和几名穷军汉之间的纠葛,他到底犯了什么错误,要坐在这里陪审。

  身为大明勋贵的一员,薛濂认为自己对皇帝忠心耿耿,从没有过不敬的念头,这难道还不足够吗。

  而这几名穷军汉借钱还不了,还胆大包天,敢在京城之内劫人,这种行为简直是耸人听闻的罪过。像这样的案子,就应该判七人斩立决,以威慑那些试图在京城内犯罪的不法之徒。

  牵扯在这样一桩案子里,自觉颜面无光的阳武侯,自然是想要尽快了解此案,结束被人围观的尴尬场面。

  潘士良只处死首恶的提议,虽然还达不到他心里的预期,但是能让他尽快离开的话,他也打算就此息事宁人了。

  但是姚士恒犹豫不决的神态,终于让他把不满稍稍宣泄了一些出来。

  虽说大明中期之后,勋贵就矮了文官一截,但那是文官集团不允许勋贵插手国家政事,并非是把勋贵如同武官一样视为奴仆。

  大明的勋贵们虽然失去了对国家政事的干涉权力,但是在地位上依然还是高于文官集团的。

  依靠儒家的礼仪道德规范治理大明的文官们,在某种程度上是默认了勋贵的特权地位的,就如同他们也同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