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章 湖广商人的困境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份额。

  和四川的商人会面之后,朱由检便来到了湖广会场,早已等候多时的湖广商人们殷勤的向皇帝行礼请安。

  听过了几位商人们支支吾吾的汇报之后,朱由检却笑了笑说道:“朕已经看过你们提出的问题,虽然你们不敢说,但是朕也很明白,湖广地区的宗室私自设卡收税,已经成了一个痼疾了。

  朕现在也不能向各位说明什么,不过朕可以向各位保证,2年之内,朕一定会解决这个问题。保证湖广商业的发展,不再受到无理的干扰。

  湖广行省地域宽广,茶、粮、桐油、木材等物产丰饶,可以说是我大明一块不可多得的宝地。但是阻碍了湖广经济发展的,一是发展目标的问题,即湖广究竟要发展什么作为自己的主业?”

  长沙商人陈大德和同伴们互相注视了一眼,才小心的询问道:“陛下所谓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朱由检心思清晰的说道:“松江布、魏塘纱、太湖桑蚕,凡是江南经济发达之所,都会找准本地区的定位,然后因势利导,引导本地民众从事这一行业。

  但某个地区发展某个行业到了一定规模之后,熟练的技术人员能够被廉价的雇佣到;大批物料向该地区集中,也会降低物料的价格;最终产品的成本就能显著的下降。

  而大量的产品制作出来之后,丰富的产品数量和种类,也会吸引各地的商人前来采购。长此以往的下去,其他地区规模较小的产业就会渐渐萎缩下去。朕把这种情况叫做产业聚集效应。”

  皇帝的话语,让这些湖广商人们犹如醍醐灌顶,他们一直以来只能看到自家生意的规模盈利,从来没有站在这么高的地方去俯视整个大明的经济。

  当这些商人们换了一个角度看待自己从事的行业之后,顿时感觉以往模糊不清的商业竞争,突然变得清晰了起来。

  米商们感觉自己的前途光明一片,但是茶商们则更为明显的看到了湖广茶叶尴尬的境地。

  待的这些商人们讨论了一会之后,朱由检才再次开口说道:“诸位刚刚说的不错,湖广依托长江及各支流水系,可以很容易的把出产之物运送到苏杭一带。

  而湖广丰富的水源,更是种植稻田的有利条件。从前我们说:苏湖熟,天下足;但是今后完全可能变成:湖广熟,天下足。

  如果真能做到这点,昔日苏松鱼米之乡的名头,未尝不会变成湖广的称号。”

  大半的湖广商人代表们脸上都挂上了会心的微笑,还有小部分商人则依然忧心忡忡。

  朱由检观察了这些商人代表们的神情之后,却话头一转的说道:“但是想要把湖广的农业发展到苏松两地的程度,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各位都是商人,都应该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经商需要成本,想要把湖广之地变成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