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2章 粮食统购政策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免税。并且凡是往陕西贩卖了1000石以上的商人,可以减免相等价值的货物税收。

  但是敢于在以上三省对粮食生意进行囤积居奇者,不得享受以上优惠政策。政府除没收其违法所得之外,并对其处以违法所得1-3倍的罚款,吊销其在以上三省经营粮食贸易的执照。”

  徐光启大为赞同,崇祯制定的类似粮食专营的政策,他认为这样的强制政策,显然可以救助更多的陕西灾民。

  但是黄立极同郭允厚都下意识的出声反对了,黄立极和郭允厚都认为,如果内阁颁发了这样的政策,恐怕会遭到三省士绅的强烈反对。

  黄立极为想要说服崇祯道:“陛下,凡是经营粮食生意的,大多是家中田地众多的士绅,或是有地方权要人士支持的官商。

  这些人物都是安定地方的关键,但是陛下这个政策一出,岂不是等于是从他们口袋里拿粮食。到时这些维护地方的士绅,恐怕反而会变成变乱之源啊。”

  朱由检神色有些奇怪的看着自己的首辅问道:“那么首辅大人,如果陕西同河南两省必然有一处要发生叛乱,你觉得那一处对我大明危害最小呢?”

  黄立极同郭允厚对了下眼神,才对着崇祯回道:“局势当不至于此,若是陕西下半年能够下上两场雨,今年终究还是能够勉强度过的。”

  朱由检摆了摆手说道:“朕不想靠天意来决定我大明的国运,朕只想问一问诸位先生,如果河南同陕西必然有一处要乱,我们应当选择在何处最为有利?”

  郭允厚从旁为黄立极解围道:“陛下,河南地处中原,又与运河相邻,此地实在是乱不得啊。”

  黄立极对于郭允厚的话语表示了默认,显然两人都觉得,如果一定要选,他们还是要保河南,而抛弃陕西的。

  然而朱由检却摇了摇头,他对着两人说道:“朕以为,要乱还不如先乱河南。

  陕西是三边之地,和塞外民族打了数百年仗,民风剽悍远过于内地之民。更何况陕西连年灾荒,这些能够熬下来的百姓,都是意志坚定,身体素质最为出色之人。

  反观河南,虽然人口众多,但是毕竟位于内地,承平以久,民风趋向于柔弱,连卫所军将都已经不修武备久矣。

  陕西若是生变,能够入陕平乱的唯有边军,而山西兵力不足,又要防守蒙古人寇关,我们只能调辽东军入陕。现在辽东军对上建奴不过勉强自保,若是再抽调辽东军去陕西,建奴会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吗?

  而河南则不然,河南本就是一马平川的平原,虽然靠着运河,有截断漕运之风险,但是南方有中都凤阳守陵之军可以抵御,而北方可以招陕西边军入河南,就算有一时之乱,终究还是能够平息的。

  再一个,陕西受灾日久,连百姓都活不下去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