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2章 为谁而战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教员呆板的说教,更容易触动这些官兵们的内心。

  尤其是不少原本一直处于底层的士兵,心里倒是更为接受了皇帝的说法。但是站在皇帝身后的官员们,对于崇祯的说法却感觉很别扭。

  在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中,朝廷从百姓手中收取税赋,给养士人、官员、皇帝,乃是天经地义的事。

  而天下的财富,理论上来说都应该属于皇帝所有,皇帝可以赏赐臣民,也能毫无理由的收回,这也是王朝秩序的基础。

  然而今天皇帝的演说,却在动摇这个基础。孙承宗、袁崇焕等人心里隐隐有些不安,但是面对台下士兵们的欢呼声,他们现在显然不适合出来阻止皇帝的说法,因此只能保持着沉默。

  于是大校场内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情景,对于皇帝的演讲,士兵们显得热情洋溢,但是台上的官员们,除了部分武官外,都显得非常冷淡。

  好不容易等待崇祯演说完毕,孙承宗等官员就忙不迭的劝说皇帝回城去了。

  崇祯走在回京的路上时,心里还颇为兴奋。今天是他穿越以来,第一次毫无顾忌的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这半年多来被各种规则礼仪束缚的生活,终于难得让他抛却了一次,做了一回真正的自己。

  朱由检心情愉快之余,连今天热辣的阳光也不觉得刺眼了。他抬头向远处的道路望去,却看到在前方开道的那队人马突然停了下来。

  陪在他身边的连善祥顿时策马迎了上去,不一会就返回来对着停下来的崇祯汇报道:“是顺天府尹毕自严的马车坏在了道路上,陛下可有什么吩咐吗?”

  “这个天气,他出城做什么?给他一匹马,让他陪朕一起回京走走吧,朕刚好有事要问问他。”朱由检想了想便吩咐道。

  一名御前侍卫让出了自己的马匹,并扶着头发略略有些花白的毕自严上了马。

  籍贯山东淄川的毕自严,今年刚好60岁。虽然他的年纪已经不小了,但是他的身体却依旧显得很是硬朗。这显然是得益于他平日里有规律的作息生活,和摒弃了这时代官僚士大夫们一些不良癖好有关。

  毕自严万历二十年进士及第,授松江推官。他年少有大才,尤善于综理复杂的经济事务。先后任刑部主事、工部员外郎、淮徐道参议、河东副使、洮岷兵备参议、陕西右布政使等官员,是一位政务经验非常丰富的官僚。

  自从接任顺天府尹一职之后,他就开始全心全意的整理顺天府之前积攒下来的政务。

  毕自严做官的时日也不算短了,在他的记忆中,知县、知府这类亲民官,最繁忙的政务也不过就是处理诉讼和催科罢了。

  至于发展地方经济,兴修水利、道路、桥梁等民生工程,则是属于可做可不做的事务,全看亲民官个人的才能和性格而定。因为这些事务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