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2章 说动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耕种,岂不是明年即便没有灾害,也要荒上一年。连续三年无收,不要说陕西百姓要乱,那些边镇还能再支撑下去吗?

  陕西若是大乱,同陕西一河之隔的山西岂不是首当其冲?吾为山西巡抚,不得不未雨绸缪罢了。”洪承畴语气平和的答复道。

  庞天寿思虑许久,倒也觉得洪承畴这番话颇有道理,他来陕西主要的任务还是安抚边军,但是随着他巡视了陕西边镇之后,就发觉这个任务实在是过于艰难了。

  陕西边军拖欠的粮饷实在是太多了些,即便是他极力筹措,也不过是补发了一小部分而已。他在固原镇巡查的时候,还遭遇过一群士兵哗变,向他申诉参将克扣粮饷等不法事实。

  虽然这个事件最后还是和平的解决了,但是他已经感觉到普通边军士兵心里想的,同那些边镇武官们想的可不是一回事。

  离开京城之前,崇祯给他的命令就是,保证陕西的大局不乱,这个大局就是边军不能乱。

  但是边军之所以称为边军,乃是说明这些军队驻扎的地方,都是大明边疆之地。这些部队所在之地,基本上都不是适于耕种的土地。

  边镇的粮饷大部分都需要从后方运输过来,虽说现在军队和地方的粮食运输已经分开,边镇军粮的运输也有所提高。

  但是通往边镇的道路上,现在却受到了盗匪和民变军的威胁。若是以往,这些刚刚放下锄头不久的乱民盗匪,是绝对不敢打有官军押送的粮队的。

  但是像现在这种时候,这些乱民倒是宁可被刀剑杀死,也不愿活活饿死在家中了。

  庞天寿同样很担忧,如果运粮通道被这些乱民截断,原本就怨气不小的边军们,会不会变成乱兵。要是真的出现了这种状况,他可不知如何向崇祯交代了。

  沉默了许久之后,庞天寿终于心平气和的向洪承畴请教道:“如此,贵抚要求同杂家见面,究竟是为了什么?陕西之军政、民政,可不是杂家能说了算的。”

  洪承畴沉声静气的回道:“吾尚未调任山西时,已经向陕西杨巡抚建议,当趁着火尚未燃起之时,先扑灭了火苗,方才是救火之道。可惜杨巡抚不愿意听吾之言。

  而今陛下采用的是釜底抽薪之策,把受灾百姓分散到尚未受灾的地区。如此一来,即便是陕西各地有些盗匪为乱,也不会震动天下。

  不过这些受灾百姓之中,并不都是良民。其中也有盗匪、乱民混杂其中。若是各地太平,物资不匮乏,尚能平稳一时。

  但若是有个风吹草动,说不好就是一夫倡乱,万夫景从的局面。这也是我山西地方,不敢放开接受陕西灾民的缘由。

  公公虽然不能主政陕西,但是却有调动边军,保障边军粮食供应的权力。所以,吾想请公公帮忙,肃清这些灾民之中的不安定分子,好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