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5章 突破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面就是一只往虎口里送的黄羊。他很有信心的认为,只要一次接战,被四面包围的明军就会瞬间四分五裂。

  从看到明军的前列骑兵开始,到两军正式接触。在达楞的感觉中,时间只是过去了一瞬间。

  但是他的心情却从无比的兴奋变成了彻底的惊恐,他所认为的,明军会因为胆怯而放缓马速,或是干脆调转方向逃亡等等,一切的情形都没有发生。

  相反从头武装到脚的明军骑兵,始终保持着一定的速度和整齐的队形,向着他们呼啸而来了。

  这些明人骑兵不同于作战时喜欢呐喊呼叫的蒙古骑兵,他们即便是冲锋的时候,也一直保持着沉默,只能隐约听到一些尖锐的哨声不时的响起。

  达楞并不清楚,这是明军用来调动军队的方式。但是他很明白一点,如果继续保持这个速度前进,他一定会首先撞碎在这些明军的马前。

  他可不认为,穿着一身羊皮袄的自己,能和对面披着铁甲的明军骑兵一对一的较量。更何况在这个距离上,他已经能够很清楚的看到,明军的后方影影绰绰的还有望不到尽头的骑兵队列。

  达楞的思想还没有反应过来,他的身体已经飞快的向左调转了一个角度,试图脱离出明军骑兵正面的范围。

  这些蒙古人虽然娴熟于骑术,但是作战时并不讲究严格的纪律和组织。他们奔跑时所能维持的队形,并非是出于组织而形成的,而是依赖于骑兵个人的骑术而自然形成的。

  因此虽然这些蒙古骑兵冲锋起来的时候像是一条直线,但事实上这是一个参差不齐,如同锯齿样的曲线。

  在没有组织的冲锋过程中,后方的骑兵往往会奋力挤入前线,而前线的骑兵则会下意识的拉开同其他人的距离,以免作战时施展不开手脚。

  因此一个冲锋时不到50米的队列,在冲锋的过程中,变成100米、200米的正面,并不稀奇。

  在达楞等人从营地出发时,不过是数个百人队的纵队。但是抵达了战场中间时,已经扩散到了七、八里宽的一个广阔横队了。在这个横队中,有些地方是双横队,有些地方只是单薄的一列。而骑兵之间的间距,也从4、5米到17、8米不定。

  而这些蒙古骑兵在冲锋过程中,不是跟着自己信任的人,便是跟着突出阵线的勇士。一般而言,千户能够指挥的,不过是自己身边的上百骑士而已。

  达楞的举动,显然给了他身边骑士一些错觉,认为他得到了什么指示,因此不少人顿时跟着他调整了自己的前进方向。

  原本已经做好交战准备的吴怀,突然发觉前方的蒙古骑兵自动分成了两段,他自然毫不犹豫的指挥着自己的部队插入了这个空档。

  贵英恰把战场分成了左中右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设置了前后三只千人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