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9章 燕台楼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和一些选贡生,因为不满丑类猖狂,绝绪衰息,慨然深结,计树百年而邀同仁结盟。

  以杜麟徵、张溥为首的几名士子,邀请米寿都、陈肇公、杨廷枢、罗万藻、艾南英、章世纯、朱健、朱薇、张采、宋存楠、夏允彝、王崇简等28人,结成了燕台十子之盟。

  虽然这些士子以燕昭王筑燕台的典故结盟,但是众人并没有跑去易县燕台故地结盟,而是在京中酒家燕台楼,呼朋唤友热闹了一场,算是结成了同志之盟。

  燕台十子之盟的成员同钱谦益、黄道周、郑鄤等东林党人相交深密,常常互写文章赞赏对方,通达声情。这些士子毫不忌讳的公开说过,假使让他们得到机会,便要翻已覆之局,扶不绝之线。

  他们话语中的含义,便是要继承东林之志,驱逐朝中的阉党成员,重新恢复正人君子执掌朝纲的局面。

  这些士子在政治上支持东林党人,在学问上则认为,要心古人之心,学古人之学。

  张溥的主张便是:文必六经,诗必六朝。燕台十子之盟刚刚成立时,因为入社之人都是南方名士,又加上社内号称“娄东二张”的张溥和张采两人,的确是文采出众之辈。

  因此燕台十子之盟一时成为京华风流之称,常引的都门一干书生追捧。只可惜,他们虽然在举子中出尽了风头,但是在会试中却纷纷落了第,只有张采和杜麟征等三人得中。

  在会试中弄得灰头土脸的诸多士子,却并没有丧失志气,纷纷约定南下回乡之后,要互相联络家乡士人,各自建立文社,以昌明泾阳之学,振起东林之绪,以仰副去邪崇正之新主。

  但是也有一些士子却留了下来,想在往日的太学,现在的燕京大学研究些学问。这些士子或是被燕京大学开创的新学所吸引,想要了解下这种从未听说过的学问。或是因为厌恶新学,想要了解个基本之后再一一反驳。

  然而不管如何,此刻的燕京大学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新旧思潮冲撞的战场。以六经为根本,以圣人之是为是,以圣人之非为非的儒生,和被新学打开了眼界,开始重新认识这个世界的好奇者,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在燕京大学内,年轻的士子们先是动口争辩,很快就变成了互相谩骂,然后便是群体斗殴。明末的文人的确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群体,常年读书的士子们,大部分人的体质并不算强健,但是却并不缺乏血性。

  这一点倒是颇让崇祯感到意外,原来明末的文人并不是他记忆中,在酒馆内蘸着劣酒向人炫耀,茴字有四种写法的酸腐文人。

  也许他们之中会有人,喊着水太凉、头皮冷的文坛名宿,也有对着敌人屈膝下跪之人。但起码至少没有,麻木到连抗争的勇气都失去了的行尸走肉。

  对于燕京大学内发生的几起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