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1章 黄立极的建议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年颗粒无收,朝廷还要去哪里找出钱粮来赈济陕西百姓呢?一旦陕西生乱,他这个大明首辅显然是难脱其责的。

  黄立极左思右想了许久,才对着崇祯迟疑不决的说道:“陛下,咱们是不是再等一等,想一想其他办法?

  这袁礼卿既是河南人,又是东林党人,在朝中素有名望,且他同孙学士又是好友。

  我们要是执意从河南大户身上征收粮食,用于陕西的招抚工作,恐怕对于河南籍贯的官员和士绅难以交代啊。

  而对于陛下来说,不管是陕西灾民还是河南士绅大户,终究都是一般无二的子民。您现在这么做,不等于是在选择,让他们谁去死么。这对于陛下的声望,或许也有所妨碍啊。”

  朱由检平静的看着他说道:“朕也不想做这样的选择,但是陕西灾民如果不能尽快返回家乡恢复生产,死亡的人会更多。而河南士绅这边,无非就是损失一些钱粮而已,如何会死人?

  就是真的有人因此而死亡了,那也不好比陕西灾民更多。最起码朕知道,现在每过一天,陕西各地非正常死亡的人数就不会少于一千人,天知道这样高的非正常死亡率还要持续多久。

  朕现在的确是在选择,不过朕选择的不是让谁去死,而是选择让更多的人先活下去。

  至于朕的声望,朕从来没有想过要做什么尧舜之君,所以黄先生也就不必为朕的声望担忧了。

  黄先生如果担忧孙先生回朝后支持袁尚书,那便交给朕好了。朕会亲自劝说孙先生,不要插手袁尚书之事。军务管军务,政事归政事,两者还是不要混为一谈比较合适。黄先生以为如何?”

  虽然崇祯一直努力打消黄立极的顾虑,想让他同自己站在一起,从而让内阁支持许显纯、杨所修在河南推行的政策。

  但是黄立极始终还是保持着沉默,他心里想的还是要弄一个稳妥一些的方案,不要让他冲在前方,直接同袁礼卿那些东林党人对上。

  看着黄立极瞻前顾后的样子,朱由检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就是为什么黄立极身为一名内阁首辅,居然还是会被东林党人视为依附魏忠贤的党羽,在阉党中还不及崔呈秀的地位高。

  这个人在官场中沉浸了太久,这做事就变的力求四平八稳,方方面面俱到的保守心态了。

  虽然他的确是忠诚于自己的,但是做事上面却并不是盲目的遵从于自己,在没有把握之前,休息让他动弹。可以说如果没有自己拼命的往前推他,估计他很难把内阁改制推进到现在这种程度。

  当然朱由检也清楚,做事谨慎、保守并不是什么坏事。在这样偌大的一个国家里,你所收到的大部分消息,都是迟滞了数天,乃至数十天的旧闻。而且地方上送来的旧闻的准确性,也很让人怀疑。

  想要依靠这么一堆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