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章 通州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小人结怨,恐怕上京之事会徒生波折。这泰西之学实是大利于国家,若是因此等小人而不见容于陛下,则你我岂不是空忙一场。”

  李之藻和王徵同年,但在学问上却可和徐光启相提并论,且他为人一向随和友善,因此王徵对李之藻也是比较敬重的,被李之藻拉住之后,也只能跺脚作罢了。

  看着几辆马车直直的朝着码头而来,徐光启也同样不愿多事,他转头打量了路边的店铺几眼后,就对着其他人说道:“我们不如就上这春风居小歇一阵,待得下人们雇好车,整理好行李之后再出发,也免得在此吃尘土。”

  众人纷纷点头颔首,赞同徐光启的提议。而另一边被锦衣卫守卫的马车,看到这里一群官员和穿着儒服的西洋人堵在了码头入口,不由也放缓了速度。

  徐光启等人虽然不欲多事,但也毫无兴趣和这个坐在马车内的勋贵有什么瓜葛,他们转身就向着靠着码头街道对面的酒楼走去了。

  然后徐光启等人不想和马车内的人有所瓜葛,但是马车内的人却找上了他们。

  一名锦衣卫突然翻身下马,快步赶了上来,然后恭敬的抱拳行礼问道:“请问诸位,可是奉旨进京的徐子先大人和西洋番僧一行人?”

  徐光启停住了脚步,打量了一眼面前的锦衣卫后说道:“我就是徐子先,你又是何人?”

  这名锦衣卫确认了对象后,显得更为恭敬了。他保持着行礼的姿态说道:“下官锦衣卫百户赵春华,奉上命陪张彝宪张公公前来迎接各位进京,请徐大人留步。”

  赵春华说完之后,就匆匆跑回了马车前,对着马车内的人说了几句,一位宦官服饰的人就从马车内走了出来。

  张彝宪快步走到了徐光启身前,然后满脸堆笑着行礼说道:“吾受陛下所命,代陛下迎接徐大人和各位西洋番僧进京,请几位上马车吧?”

  徐光启微微屈身还礼之后,才谨慎的开口说道:“陛下何以得知,我等今日抵达京城呢?”

  张彝宪笑着说道:“陛下下令运河上各钞关,凡是见到各位乘船经过时,必须向京中汇报,各位每日船只行到何处,陛下都了如指掌。陛下等待徐大人入京,早已是心情迫切了。”

  徐光启正了正服饰,向着北京的方向拜了拜,说道:“臣何德何能,劳圣天子如此记挂,实在是愧不敢当啊。”

  张彝宪满脸微笑,似乎毫不在意徐光启对他本人的冷淡。作为崇祯身边的近侍,张彝宪自然是知道这些日子里,崇祯对徐光启等一行人进京的重视程度的,而徐光启又是崇祯口中提及最多的一个名字。

  张彝宪虽不知为何崇祯如此推崇一个从来没见过面的人,但是徐光启在学问上的名望,在朝中也是屈指可数的几位之一。自崇祯登基以来,不管是阁臣还是科道官们,都转弯抹角的劝谏崇祯开经筵,学习治国之道。

  然而崇祯却一直在推搪,以张彝宪的推测,也许这位徐光启徐大人进京之后,或许就会成为天子之师,也未可知啊。对于有可能成为崇祯老师的人物,张彝宪自然是要恭敬一些了。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