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4章 治乱循环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不悦,而是解释道:“问题在于,《汉书·食货志》写作的时候,这天下的土地还有许多可以开垦的地方,而不是像现在的大明一样,土地大多掌握在豪门巨室手中。

  这些豪门巨室在收获的时节压低粮食价格,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抬高粮价,人为的制造粮食价格的波动差价。他们通过这种差价,在年成好的时候获取暴利,在年成差的时候掠夺小农户的土地。

  兴修水利,短时间内也许会给贫户带去些许好处,但是从长远看,只会加剧了粮食价格的人为波动,最终只有那些豪门巨室获得了收益。

  当土地掌握在了一小撮人手里,对于粮食的囤积居奇必然会造成一部分人凌驾于众人之上。我们可以一个月不吃盐,难道能够三天不吃粮食吗?

  农民没有土地就无法生存,兴修水利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朕认为,兴修水利并不能解决大明目前存在的问题。”

  黄立极脑子里不停的转着,他从皇帝的话语中听出了些什么,似乎有助于解决大明目前的问题,他眼睛忽然亮了亮,口中不由自主的说道:“陛下,刚刚你说因为我大明朝的土地容量有限,所以当人口不断增长后,会因为养不活这些增加的人口,因此出现天下大乱的局面。

  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些人口弄到工坊和矿山中去啊。光是一个棉纺织工坊就容纳了数百人,京城这些棉纺织工坊吸纳的人数高达近万。难道我们不能用这些工坊和矿产,去收纳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吗?”

  情急生智下,黄立极越想便越觉得,大力开办工坊矿山,倒是能够解决土地容纳不了的人口,从而给大明增长的人口找到出路。

  黄立极的表现也颇让崇祯吃惊,果然能够做到首辅的官僚,从来不缺乏智慧,他们缺乏的只是做事的动力而已。若不是今天他的逼迫,恐怕这位大明首辅压根就不会去想,大明还能存在几年这么自虐的问题。

  不过黄立极的开窍,倒是减少了崇祯不少麻烦,起码他不用再去说服这位首辅大人站出来支持兴办工商业了。

  朱由检对着黄立极深为认同的点了点头,才开口说道:“黄先生想的,倒是同朕差不多,利用兴办工商业来吸纳土地上容纳不了的人口。不过如果我们真的开办了这么多工坊,那么就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我们要把制作出来的产品卖给谁?”

  黄立极顿时被问住了,作为一名典型的大明官僚,他可从来不会去思考这种商人才用考虑的问题。他仔细回忆了下,才说道:“这个产品卖给谁,难道不是卖给那些商人吗?朝廷未必要考虑的这么细致吧?”

  朱由检笑了笑说道:“这工商业可不比农业,这农业上收获的粮食,卖不掉起码还能自己吃。但是工商业就不同了,生产出来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