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5章 变革之路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于陛下的命令,不计生死荣辱的同那些缙绅进行搏斗,但是臣毕竟只有一个人,而朝野上下愿意支持缙绅,反对陛下的官员可谓不计其数。

  陛下如今正值青春,想要削弱缙绅对于地方的控制,尚可以从长计议。臣请陛下先做筹谋,再扶植支持陛下的羽翼,待到陛下在朝中羽翼丰满之后,再提出一个稳妥的方案,缓缓实施,则天下的动荡方会降到最低。”

  朱由检没有立刻反对,但是也没有接受,他沉默了一阵才问道:“按照黄先生所言,那要花上多久的时间?”

  黄立极顿时飞快的回道:“臣以为,五年后大约可以开始实施方案,十年内略有小成,二、三十年内能竟全功,已经算的上是胜利了。”

  朱由检摇了摇头说道:“按照黄先生的意见,这做事实在是太缓了些。以大明现在的样子还能撑二、三十年?

  我们先不说以后了,先说说现在河南士绅反对朝廷征地、征粮的政策,你打算怎么解决?难道你要朕把土地和粮食退还给他们?那么朕拿什么去赈济陕西的灾民?拿什么投入工坊开工?”

  黄立极被崇祯连珠炮般的发问,颇弄了一个手忙脚乱,好一会才小声的说道:“但是此事操之太急的话,还是会出乱子的。陛下强行逼迫河南缙绅交出了土地和粮食,难道不觉得各地的缙绅会有兔死狐悲之意吗?届时各地缙绅一起声援那些河南缙绅,陛下难道也要强行压制吗?”

  朱由检想了一会,便对着黄立极说道:“朕倒是有几个主意,不如黄先生替我参谋参谋,是不是可行。”

  听着崇祯毫无退让的心思,黄立极也只得在心里叹息了一声,口中说道:“还请陛下明示,臣洗耳恭听。”

  朱由检干脆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在房间内开始来回踱步了起来,他一边思考一边说道:“朕这些时间一直都在翻阅张江陵当初推出万历新政的记录,张江陵辅政时宫府一体,百辟从风,相权之重,本朝罕俪,部臣拱手受成,比于威君严父,又有加焉。

  他在位时,大权在握,故而推行新政无往而不利。但是一旦身故,就人亡而政息,连身后家眷也无法得保,真是令人扼腕。

  朕虽然惋惜他的遭遇,但是也获得了一些经验教训。我等实施新政,光凭中枢权力强制推行到地方,就算是一时成功了,也未必能永远保持下去。

  欲要新政为大众所接受,首先就要让百姓接受能让新政推行下去的新思想,比如燕京大学的新学就不错,凡是学习了新学的人,都会重新认识我们所处的世界,也乐于接受新事物。所以推行新学和小学义务教育制度,就是培养支持新政百姓的基础。

  这件事情虽然可以慢慢做,但是内阁必须把它放到首要地位,一定要把它当成头等大事来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