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9章 金融会议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家祯从左到右扫视了一遍坐在厅内的众人,在他左边座位上的是中央银行的代表汪逢元,山西银行的代表张学任、常浩春,现在正式命名为交通邮政银行的代表胡广元。

  而右边座位上坐着内廷的代表、户部金融司的官员,还有他特许准予旁听会议的山西豪商张国纪。

  他稍稍提起了下精神,然后才开口说道:“我们第一天花了半天时间,就确定了关于黄金兑换法案的各项条文。

  但是从第一天下午,到今天上午为止,却卡在了这个货币流通法案上面。

  本官实在是有些纳闷,既然大家都认为要提高纸币对储备金的比例,那么每年发行纸币的认购配额,按照各家银行的股本进行等比例分配,究竟有什么困难的?

  本官看大家也别吵了,一个个轮流说出看法,然后再进行投票表决吧,汪行长就从你开始说起。”

  被王家祯点名的汪逢元对他欠了欠身子后,转头看了看身边几名对手的脸色,才面容平静的说道:“之前两天,几位山西朋友,特别是那位张朋友,已经把提高纸币印刷数量的理由讲的很清楚了。

  根据这位张朋友在扬州、苏州、南京、杭州等地的观察,户部发行的纸币,并不会被商人全部兑换成库平银或是银元。

  最起码有三分之二的纸币,会被商人重新投入到流通市场。因此这位张朋友和几位山西朋友都认为,只要能够满足纸币兑换的需求,保证纸币的信用,那么每一份白银可以对应三倍数量的纸币。

  这样的话,各家银行不用增加股本,就能多出2倍的流动资金,那么各家银行每年赚取的利润就是现在的三倍。

  我承认这个提议非常不错,但是我坚决反对按照各家股本的比例分配,每年纸币的认购数额。

  请王侍郎想一想吧,之前户部缺钱了就会发行一份公债,公债抵押给银行,则户部就能印刷相当于公债面额的纸币,用于支付朝廷应付款项。

  但是这些纸币并不是真的钱,而是银行对民间的欠条,收到纸币的百姓到银行兑换银币,我们银行付出去的才是真钱。

  而公债则是朝廷给银行打的欠条,我们只有拿着公债从朝廷那里兑换到银两,才算是一次交易的完成。

  在您看来,在这样的一次交易中,每个银行承担的风险都一样,但是我可不这么看。

  想一想吧,那些百姓拿到纸币后会选择什么样的银行去兑换银两?必然是离自己最近,网点最多的银行去兑换。

  现在大明银行已经在两京九省内设置了网点,而山西银行还没有出山西,交通邮政银行都没有正式挂牌。

  也就是说,三家银行认购的纸币,最终都会在中央银行进行兑换。

  中央银行现在的股本占据三家银行总股本的45%,但是兑换的纸币有可能是纸币总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