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0章 选择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入。于情于理,他们也应该把这笔收益借给朝廷进行周转,否则我们又何必配合三家银行颁发这黄金兑换法案的命令呢?

  再说了,他们不仅很快从黄金收兑上赚上一大笔。还要以增发纸币的形式,在市场上赚取纸币流通带来的利息。说起来,是三大银行借钱给朝廷用于建设,但是实际上不就是把多印刷的纸币借给了朝廷,还有朝廷给他们支付利息么。”

  黄立极皱了皱眉毛说道:“既然如此,朝廷为什么不自己加印纸币,也剩下了支付给银行的利息。”

  郭允厚赶紧否定道:“那可不行,纸币的信誉完全来源于银行承诺的无限兑换现银上。如果我们私下加印纸币,而银行知道后选择拒绝兑换的话,那么纸币就会变得同大明宝钞一样,一钱不值了。”

  黄立极撇了一眼身边的同僚之后,便说道:“这么说来,默千你已经认可了,增发纸币的主张了?”

  “如果增发的纸币是用于建设工业城市的话,那么我倒是觉得还是可行的。”郭允厚回了黄立极一句,便转头对着崇祯说道:“不知陛下打算答应他们增发多少数量的纸币呢?”

  朱由检摊开双手说道:“如果两位先生认可了增发纸币的要求,那么朕还需要询问下燕京大学和科学院的几位学者。”

  黄立极顿时有些不悦的说道:“陛下,增发纸币数目这等国家大事,是不是越少人知道越好?燕京大学和科学院的几位学者,他们难道也懂治国之道?”

  朱由检赶紧双手下按,安抚了下黄立极的情绪,然后才解释道:“这些学者懂不懂治国之道,朕不是很清楚,但是关于增发纸币数目的问题,询问他们还是比较对口的。”

  郭允厚有些不解的问道:“陛下这话是什么意思啊。”

  朱由检看着两人说道:“朕以为,增发纸币数目只是一个数学问题,而在数学问题上最有发言权的,不正是燕京大学和科学院么?”

  “数学问题?”黄立极和郭允厚都有些不解的看着崇祯。

  朱由检认真的解释道:“朕之前跟三大银行的人说过,货币不过是商品交换过程中,用于衡量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也就是说市场上商品价值的总额跟货币的总额应当是相当的,但是货币的总额并不等于纸币的印刷总数。”

  郭允厚还有些听的明白,但是黄立极一句有些迷糊了,他小心的打量着身边同僚的脸色,以猜测崇祯说的内容究竟有没有问题。

  朱由检并没有在意两人的神情,他继续解释道:“之所以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总额并不等于纸币的印刷总数,这是因为市场上商品的交换不止发生一次。

  比如农民把一石粮食卖给了粮食商人,他拿着从粮食商人那里获得的2元钱去布匹商人那里购买了布匹,然后布匹商人拿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