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8章 宏观调控?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这一区域改种棉花,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受灾的损失,还能让朝廷控制住棉花的市场。

  臣以为,只要仿效粮食局成立储棉局,鼓励三地扩大种植棉花的面积,只要三地的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万亩之上,那么朝廷发行的纸币,就不渝有贬值的风险。”

  朱由检转过头看着郭允厚说道:“成立储棉局,用纸币收购棉花,郭先生也是这个意思么?”

  郭允厚颇为沉稳的点了点头说道:“根据陛下转来的,关于黄河中下游有可能爆发蝗灾的调查报告,臣已经仔细的看过了。

  据田文明在报告上所写,凡是大旱之后,或是先涝后旱的地区,在下一年度爆发蝗灾的几率会很大。

  而陕西已经两年大旱了,黄河水量骤减。这黄河中下游直到渤海湾,都是出名的蝗区,从万历年到今天,四十多年来一共发生了7次蝗灾。

  既然田文明认为兴修水利,开垦荒滩及在蝗区种植树木能够防治蝗虫。那么臣觉得不妨在这片区域试着种植棉花,一来或许可以减少当地百姓的损失,二来也能鼓励百姓对这些地区开荒,减少蝗虫繁衍的场所。”

  黄立极听了也是深以为然,作为河北人大名人,他的老家便是在蝗区的便是,基本上几年就要爆发一次小型的蝗灾。只不过这蝗虫只要不起飞,危害性便不大,因此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

  崇祯微微思考了片刻,便点头同意了户部的意见,“也好,那就按照你们的意思去做,户部可以同农业部合作,建立一个储棉局。

  一来鼓励三省的百姓扩大种植棉田的面积,二来可以作为纸币流通的储备性物资…”

  郭允厚和王渊思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心中终于放下了一块石头。随着朝廷的公债发行的越来越多,中央银行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了起来。

  不管户部的官员们承不承认,现在大明的财政大权已经开始慢慢转移到中央银行的手中了。这种局面显然不是这些官员们可以乐于见到的,他们也许不会介意私下同商人交往,但是他们绝不会容忍让商人插手公权力,这也是士大夫们的底线。

  别看东林党人和江南缙绅平时常常为商人说话,天天指责朝廷收取的商税过高,导致民间商业凋敝,不是治国之道。

  但是在维护士大夫的政治权利上,不管是南和北,目标都是一致的。所以当商人借着建立银行和同内府合作开办工商业,渐渐得到了崇祯的信任时,朝野舆论对于这些商人品行的非议之声也就多了起来。

  如果不是后继两家银行的成立,分担了这些官员的攻击力,加上朝廷现在花费的钱财,大多来自于中央银行认购的公债,恐怕弹劾商人干政的奏章要向雪片一样向崇祯飞来了。

  而郭允厚和自己的门生亲信,为了维护他们在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