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1章 火枪的需求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亲自点名负责火枪研制和制作,现任皇家兵工厂厂长。

  当毕懋康、薄玉两人被选拔出来之后,孙元化便立刻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研究火炮铸造和使用的方向上了。火炮发射需要空旷的野外场地,铸造火炮也需要大量的金属原料和煤炭。

  当京西铁路开通之后,孙元化便把大炮工厂搬迁到了门头沟和京城之间的西山,那里环境优雅,交通方便。不过这样一来,崇祯也很难见到这位军器监总监了。

  听到了皇帝的召见要求之后,负责军器监日常事务的毕懋康便叫上了薄玉,两人匆匆赶来听从崇祯的询问。

  听完了皇帝的询问,毕懋康没有多想,只是老实的回道:“之所以让他们去江南制作局领取火枪和*,完全是因为此前江南制作局成立后,军器监为了明确京城兵工厂和江南制作局的职责。

  军器监规定以长江为界,京城兵工厂供应长江以北地区的军械制作,而江南制作局供应长江以南地区的军械制作。这样如果出现了不合格军械,比较容易追责。

  江南制作局所制作的火枪,其实质量上还是合格的,至于口径上的出入。这主要是因为,江南制作局的工匠原先就是制作鸟枪的良工,他们同京城兵工厂的工匠从本质上来说是不同的。

  京城兵工厂的工匠原本制作火铳的手艺就不佳,在陛下下令改制之后,又把火铳制作分成了若干工序,可以说现在京城兵工厂的工匠制作单一部件也许非常精良,但是想要让他单独制作出一只精良的火铳,那几乎很少人可以做得到。

  但是江南制作局的工匠大部分都能制作出一只完整的火铳出来,他们把这门技艺当做了传承子孙的家业,就像是乡下农家祖传的田地一般。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工匠并不愿意按照京城兵工厂派出的技术人员要求,把火铳制作拆解成几道工序,而若干人负责一道工序。他们始终要求按照旧有的方式制作火铳,负责便拒绝上工。

  考虑到南方军队换装和外销武器的紧迫需求,江南制造局最后还是听从了这些工匠的意见,让他们单独成立一个制铳车间。当然,江南制造局也同时在培训新一代的工匠,并准备借助南方丰富的水力资源,大幅度的提升机器加工,以简化手工劳动。

  不过培训工人和制作水力加工机器都需要时间的,因此2、3年内,南方军队还要暂时忍耐一下口径公差较大的缺陷。不过我们已经下文,不再给江南制作局制作的火铳配发标准枪弹,而改以发放铅块和工具,士兵可以在战前自己加工枪弹。

  至于*威力不足的问题,臣以为应当是他们选择了外销型的*。凡是军中制式*,对于土硝的提纯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大约3-5次的样子。提纯次数一多,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