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5章 被拒绝的袁可立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警告他不要自作主张的去接近那些河南士绅,试图为他们说好话。

  站在外廊下的袁可立听到了匆匆走出了的吕琦传达的崇祯的意思之后,他便明白自己今天前来求见的举动算是徒劳无功了。

  这位崇祯皇帝同前面的天启皇帝不同,朝中众人都清楚天启皇帝生性聪明,但是那位皇帝做起事情来还是颇有几分少年意气,一旦恶了东林党人便会毫不掩饰的激烈打压,哪怕是让身边的宦官做大也在所不惜。

  但是,天启皇帝再怎么打压,也是针对某个朝堂上的势力集团。即便是魏忠贤也不过是打压那些有名有姓,同他意见相左的官员缙绅。

  从来没有如同这位崇祯皇帝一样,虽然在表面上非常容忍朝中官员结党为伍,只要没有具体的党争行为,他也不会特意针对。但是对于地方势力的打压,却完全没有妥协的余地。刚一登基就清理了宫内24衙门,现在更是要把24衙门合一,把宫内的定员降低到3700余人。

  也许不明究竟的底层百姓会为皇帝的裁剪人手节衣缩食而感动,认为这位少年皇帝的确是想要励精图治,一改大明之弊病了。

  但是在袁可立等人看来,崇祯的作为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宫内定员虽然减少到了3700余人,但是原本的宫内人员并没有完全同宫内脱离关系。

  除了一小部分有家可回的,大部分离宫人员都被安置到了各个救济院和惠民药局,还有一些人在安排在了宫内开办的各个工坊之内。这些人虽然失去了宫内的编制,但是并没有脱离宫内的管制。

  从长远来看,原本应当由内库供养的人员,反倒成了由朝廷拨款供养的人员。因此大明百姓给养的宫廷人员其实并没有减少多少,倒是宫内可以借着救济院和惠民药局的机构,可以明目张胆的往地方上安插人手了。

  当然,袁可立很清楚,大明的百姓是不会愿意听这种莫须有的猜测的。在他们看来,大明皇帝能够考虑到小民的苦痛,愿意裁撤人员和减少膳食来节约费用,以赈济各地灾民,已经是难得的圣明天子了。

  如果还有臣子以这种莫须有的谣言来诽谤皇帝,那才是真正居心叵测的乱臣贼子。也正因为如此,崇祯在底层百姓,特别是陕西、京畿百姓中间的声名意外的好。

  再加上他刚登基时就把魏忠贤、崔呈秀发配出了京城,让江南士林以为天启年间的磨难要过去了,在私下拼命的吹捧崇祯是圣明天子,因此江南百姓也一直都对崇祯抱有期待。现在这些士子算是发现,他们是搬起了石头,砸到了自己脚上了。

  作为一名出色的大明官员,袁可立虽然清楚大明现在存在的诸多弊病,也深为同情底层小民的悲惨遭遇。但是在他心中,这种弊病的整治和对于小民的救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