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1章 大农业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为两类,南方曰桑蚕,北方曰柞蚕。前者食桑叶,后者食柞叶;前者家养,而后者放养。

  柞蚕最盛者为山东,主要在山东东南丘陵山区,其他各省则难得一见。此蚕放养于野外,不浴不饲,成茧极多,唯一需要注意的便是防鸟兽及虫害。柞蚕丝虽差桑蚕丝一截,但也是极为贵重之物。

  另外此蚕除柞树之外,也能食用青冈树之树叶。青冈树为南北常见树种,长江以南尤为常见。且此树生长迅速,材质坚硬耐腐,可做家具、建材、船材之用。

  因此臣想要在今年挑选山东放养柞蚕出色之人,于各省山林推广柞蚕养殖之法,另外在各省荒山种植青冈树,以作为日后养殖柞蚕之地。

  而桑蚕乃是今日我大明蚕丝出产的大宗,以江南八府一州蓄养最多,占了天下生丝产量的一半,北方则以潞州出名。江南之地计有桑园400-500万亩之间,按照每亩桑园出生丝8斤计算,每年可得生丝35-36万担。

  不过丝绸制作最为讲求技艺,非经十多年的学习不能掌握。如今天下知名的绸缎,不过是潞绸、杭缎、蜀锦。其他各处丝绸只能称之为中下品,两者之间的价格更是天壤之别。

  潞绸、杭缎、蜀锦之所以出色,主要还在于当地的织户技艺纯熟,器具也较他处精良。因此臣以为可推广各省在适宜地区栽种桑树,喂养桑蚕,但是纺织技艺尚需要派人专门进行传授。

  此外,若想要发展丝绸织造,臣请陛下停止潞绸、杭缎、蜀锦的常贡,否则小民惧于额贡之例,恐怕难以投入到丝绸纺织产业中去。若是丝绸产业不发展起来,生丝生产的太多只会造成伤民之举。”

  朱由检思索了许久,终于开口说道:“宫内设置在各处的织造局将会改为各纺织工坊,不再强征织户进行织造,此前的常贡之例也可废除。

  不过再这之前,对于丝绸生产的商税比例要重新进行调整,如何确定丝绸税收比例,你可以会同户部官员及地方织户代表进行商议。

  关于丝绸生产之税收分为十份,一份用于补助当地织工失业时的救济,一份用于地方的教育事业,一份用于奖励丝绸生产中研发出的新技术。

  3份交给农业部用于推广养蚕业和纺织技术的培训,并设立纺织技术研究学校。1份交给宫内,用于定购每年所需绸缎。剩下的三份留给户部,用于朝廷支出。”

  虽然崇祯并没有完全废除丝绸织造,但是杨景辰已经心满意足了。他不仅成功的废除了名义上诟病甚多的织造局,还替自己的部门争取到了一份额外的经费,哪里还有不满足的道理。

  至于皇帝把各地的织造局改成纺织工坊,会不会是掩人耳目之举,那已经不是他的问题了。杨景辰接着继续往下说道:“自从黄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