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2章 纸币的隐喻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这便是新版的纸币吗?”

  郭允厚点了点头说道:“这一版纸币所用的雕刻原版足足用了近12个月,一共挑选了7名主雕刻师,他们每人各自负责一个面额的雕版。

  比起去年的那个纸币版本,这个版本的防伪技术已经增加到了七种。就算是有人知道了所有的制版和防伪手段,没有这七位主雕刻师,他们也很难完全仿制出一模一样的纸币。

  就算是我们自己想要重新制版,也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所以,臣以为这版纸币最起码也能用到10年以上。”

  朱由检再次拈起了面前的纸币端详了起来,纸币分为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七种面额。

  一元纸币的正面上雕刻的人像是洪武帝,五角面额的纸币上的人像是永乐帝,二角面额的纸币上的人像是天启帝,而一角的纸币上面才是崇祯自己。

  五分是河间王张玉,二分是万历名相张居正,一分则是三宝太监郑和。其实看到这七个版面上采用的人像时,户部几位官员还是很有意见的。

  洪武帝和永乐帝自然没人敢非议,崇祯占有一个版面也是理所应当之事,但是永乐帝和崇祯之间有着众多皇帝可选,不管是选仁宗、宣宗还是世宗、神宗,显然都比年少而殇的天启帝更为合适。

  天启在位七年,不仅没有什么功绩,还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党争,因此在这些官员看来,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不过一来顾及到崇祯对这个兄长的名誉极为维护,即便是已经继位了一年还是依然如此,甚至都不允许朝臣替东林党正式翻案。

  崇祯的行为虽然让一些东林党人非常不舒服,但是他的行为却完全符合兄友弟恭的儒家伦理,因此这些官员们虽然郁闷却也不能在这个问题上向崇祯发难。

  户部官员虽然不认为天启皇帝是一个好选择,但是碍于皇帝的态度和这套雕版的耗费惊人,自然不敢对崇祯提出更换雕版人像的意见。

  对比起天启皇帝的人像,最有争议的,还是一分钱面额上的郑和。比起河间王张玉和名相张居正,官员们最不忿的,还是让一个太监占据了一个纸币的版面。

  要知道,花费了近一年时间雕刻的凹版,人像可谓是惟妙惟肖。比之去年的粗陋版本,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把这样的人像印刷在纸币上,还是有一定信誉的纸币,显然会大涨这些人像的名声。前面四位皇帝也就算了,唯有这后面三人,无疑是彰显了朝廷对这些人功绩的认可。

  比如现任的英国公听说了这件事之后,还特意向皇帝上书表示了感谢,并开了家庙向祖先禀告了这件喜事。

  而当印有张居正的纸币发行天下之后,朝廷的这种行为,比什么平反文书都有效果。从此天下百姓会在第一时间意识到,张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