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3章 植棉兴业计划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页纸张装订成的计划书,低头翻看了起来。

  刚开始翻看这份计划书的时候,崇祯并不觉得这份计划书有多少激进和偏激。不过他倒是能够理解,为什么郭允厚觉得这份计划不合适。

  在这份计划中,取消了按照棉田面积发放补贴的做法,理由是这样做的话中间环节太多,容易产生舞弊,且很有可能底层官吏会和地方大户勾结,虚增棉田的种植面积,从而造成棉田的种植数量大增,而棉花的产量却没怎么增长的现象。

  既然推广棉花种植业的目的是为了增产棉花,那么户部对于棉花种植的补贴,就应该真正的用在棉花的增加产量上面。

  因此这份计划书认为,户部应当按照去年的计划成立国家储棉库,以今年春季籽棉价格为基础,确定今年秋季棉花的收储价格。

  比如今年春季市场上的籽棉价格是4两2钱每担,那么不妨把收储棉花的价格定为两一担,种植一亩棉花的成本大约为钱白银,不包括购买肥料的价格。而每亩棉花的产量,以中等偏下的田地计算,大约在50斤亩产左右。

  这样的话,种植一亩棉花的产值约在两以上,净利润大约为两。这个产值已经同北方上等水浇地的产值差不多了。

  因此只要户部以十担为基础数量,同各县愿意种植棉花的地主签*销合同,并支付15%的预定金,那么就能大幅度提高以上地区地主种植棉花的兴趣。

  假设今年八府种植棉花的田地面积扩张到500万亩,也就是250万担籽棉的收购合同,户部所要付出的定金为万两,约194万元。

  这个数目虽然比起500万亩的棉田补贴高了144万元,但是户部可以拿这些籽棉收购合同成立棉花期货市场。以今年春季籽棉的市场价格4两2钱每担出售,收取期货定金同样为15%。

  如此一来,户部就能从期货市场上收回万两的定金,扣除了付给地主的定金,还能多出18万余两的资金用于支付棉花收储、运输的费用。这样的话,户部不仅不必为拓展棉花种植业贴补费用,还能从中有所收益。

  这份计划到这里为止,虽然对于小农生产者不利,但还算不上有所危害。毕竟最基础的收购合同,也要保证有20亩土地可以种植棉花。北方自耕农的土地数量虽然较南方自耕农多,但是也基本在15-25亩之间,超过20亩的少,低于20亩的较多。

  因此对这份计划较为有利的,还是土地超过了50亩以上的地主阶层。他们可以拿出一部分或是大部分土地,同户部签订合同,用于棉花种植,而剩下的土地再用来作为自家的口粮田。至于那些自耕农,因为土地面积不足,无法同户部签*销合同,就无法从朝廷鼓励的植棉计划中收益。

  但是对于户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