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9章 爱德蒙&唐泰斯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战斗的经验,并不比荷兰联省共和国差多少。

  那位英国船长安德烈,他对于海上事务的熟悉,并不亚于比尔,有些地方也许还要超过。

  比尔可不希望,当英国人把自己的航海经验说出来时,他还傻乎乎的抱着自己的航海经历当做宝物。

  由于荷兰东印度公司对幕府的确认公函,现在的他已经暂时难以返回荷兰了。即便是回去,他也是一个被公司确认的罪犯。同东印度公司在国内庞大的势力相比,他这个前海军退役军官简直就是,一只随时可以被捏死的小蚂蚁。

  比尔并不希望,千辛万苦的回到国内,结果却被投入到国内的监狱中去。而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的势力,也让他只能接受中国皇帝的保护,否则在东南亚地区他根本得不到安全。

  认清了自己的处境之后,比尔接受了崇祯给他起的新名字,并老实的听从了崇祯的吩咐,在海军军官学校做了几个月的教官。

  而崇祯也并没有欺骗他,经过了一个冬天之后,爱德蒙·唐泰斯就被任命为了“郑和号”训练舰的船长。

  虽然崇祯认为,“郑和号”只是一艘训练舰,算不得正经的军舰。但是在爱德蒙·唐泰斯看来,全面翻修过的“郑和号”,已经算是一艘相当不错的军舰了。

  毕竟现在的欧洲,还没有把军舰和商船正式区分开来,虽然英国人和西班牙人,都建造了几艘三层炮甲板的大型军舰,但是除了这几艘大型军舰之外,其他较小的军舰,建造方式同商船的区别并不大。

  特别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名下的军舰,实际上便是武装商船。除了少数几艘军舰装备了40多门火炮之外,其他船只的火炮配备,同“郑和号”差不多,也就是20几门火炮而已。

  特别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数量最多的笛形船,这种圆形船尾、宽大船梁的平底船,以装货容量大而著称。因为所需的人手较少,一艘300吨左右的笛形船,最少12个人就能驾驶了,因此现在已经成为了公司商业用船的主要型号。

  这种船只虽然装货很好,但是武力却非常单薄,改进过的“郑和号”,在海面上具有绝对的优势,全面压倒笛形船。

  能够成为这样一艘船的船长,爱德蒙·唐泰斯觉得他同荷兰东印度公司、彼得.纳茨算账的日子又近了一天。

  当然同“郑和号”相比,他更欣赏的是建立在天津大沽口的造船厂。在欧洲,阿姆斯特丹的造船厂,是令全欧洲都惊叹不已的存在。

  在阿姆斯特丹,几乎每隔3天就有一艘新船下水,而造价要比相邻的英国人低上40-50%。

  阿姆斯特丹的数百家造船厂,大量的使用了风力、水力和木质机器,因此虽然造船业发达,但是其动用的人力往往不及邻国的一半。

  虽然他进入中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