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2章 北上之行三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库页岛南部还是北部,后金执行的政策同对大陆上的土著民族不同。比如努尔哈赤起兵反明之后,便大举出兵扫荡黑龙江中下游及东北滨海地区。

  对于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努尔哈赤皆称为生女真,将之迁移到松花江上游或是辽沈等地,补充建州女真的人口。

  但是对于库页岛上的这些土著部落,后金采取了,皆不编佐领,不列满洲八旗,设族长和乡长以统计人口数目,等较为宽松的统治政策。

  他们对于后金的义务就是,每年一次前往三姓城纳贡,而后金酌情予以赏赐。

  三姓城位于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三江交汇之地,此地正式名称叫做和屯噶珊,汉意:古城屯。据说,这里便是当年宋徽宗、宋钦宗及北宋官员被金人囚禁的五国城。

  努儿哈赤于万历四十四年,命侍卫扈尔汉征东海萨哈连部(位于在黑龙江中游),行至兀尔简河,招降其各处首领,取河南、河北共36寨。

  随后,努尔哈赤便把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赫哲族三大姓——葛依克勒(葛姓)、胡什哈里(胡性)、卢业勒(卢姓)迁居于此。数万人被迁移到此处,此地赫然就开始繁华了起来,虽然此地并没有筑城,但是边民依然把这里称之为三姓城。

  努尔哈赤守中虚外的边疆治理政策,固然是充实了建州女真本部的力量,使得后金虽然人数不过百万,但却依然屡次击败了明军。

  建州女真八旗从这些东海女真、生女真一族中抽取补充的丁壮,可谓功不可没。不过这也造成了黑龙江中下游势力的空虚,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各土著部族,开始向这一地区迁移。

  这样一来,原本就人口不多的东西伯利亚地区,现在就更是变得地广人稀了起来。

  去岁大明派人勘察黑龙江入海口,击破了后金驻扎在黑龙江入海口处的那个寨子,实质是后金在黑龙江中下游的唯一一只武装力量。

  这只力量被击破之后,便可沿黑龙江长驱直入,一直抵达三姓地区,才能见到后金的武装力量了。

  由黑龙江入海口往三姓地区,沿河里程长达近3000里。黑龙江下游每年在11月下半月开始封冻,4月底解冻。

  开春之后便有一个潮汐期,从入海口掀起近米高的潮头浩浩荡荡的往上游涌去,往往能上行数百里。而夏秋季节也是黑龙江的雨季,5月之后便形成长达数月的洪涝期。

  因此黑龙江中下游虽然可以航行,但并不适合大型运输船队的行驶。当地土著采用的船只,往往是只能承载3、40人的轻便小船。

  因此不管是库页岛、黑龙江下游部族北上朝贡,还是后金出兵黑龙江中下游,都会选择11月底江面封冻后,利用可在冰面上行走的爬犁前往三姓。

  经过训练的狗、鹿、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