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0章 山西铁路的进展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军队武备上,也着实有不错的见解。

  他刚刚接手山西巡抚的时候,并没有因为陕西、山西分属不同地方,而打算对陕西灾情置之不理,把这些灾民拒之门外。因为他很清楚,陕西、山西中间只隔着一条黄河,沿河上千里,不是一个分兵把守就能杜绝这些陕西灾民入境的。

  而一旦陕西民变不可遏制,裹挟灾民的乱民一定会企图冲入山西就食,那么山西最为富饶的河东地区,必然会毁于一旦。

  因此对于朝廷颁发的赈济陕西灾民的命令中,迁移一部分灾民入四川、河南、山西就食,并计划兴建各种工程以工代赈。他还是比较认同的,但是对于朝廷任用杨鹤招抚陕西流贼,以试图安定地方,他却也有着不同的看法。

  在洪承畴看来,灾民同流贼之间的界限其实非常的分明,受灾之后能够等待朝廷救济而不敢触犯法律的,便是灾民。而试图裹挟灾民攻击地方大户,以夺取粮食财物自救的,便是流贼。

  灾民的人数虽然浩浩荡荡,但是只要没有流贼居中号召组织,那么朝廷只需要派出几名小吏就能安抚指挥。但是一旦有流贼居于其中,那么便是一点火星溅射在了一堆干柴上,不燃烧完毕,是无法熄灭下来的。

  而流贼就如同瘟疫一般,一旦灾民被流贼裹挟开了几户庄园又或是某个县城,那么这些灾民便很快失去了对于朝廷的敬畏之心。就如同游荡在陕西各地野外的野狗,这些平日里守家护院的家犬,一旦尝过了人肉的味道,便已经不可能再成为人类忠实的伙伴了。

  因此洪承畴以为,对于陕西灾民朝廷应当予以赈济,但是对于那些已经举旗造反的流贼,则应当尽数剿灭。以朝廷现在的经济能力,根本赈济不了全陕西的受灾百姓,那么剿灭那些流贼,不仅可以极大的震慑受灾百姓,更可以减少朝廷赈济的对象。

  更何况,在官军强势围捕中才肯受抚的流民军,再把他们分散安置到陕西各地灾民中去,岂不是给了这些流贼东山再起的机会。一旦朝廷运往陕西的赈济粮食短缺,便是陕西各地灾民变乱的开始。

  洪承畴把自己的担忧写成了一封奏折,希望能够引起朝廷执政大臣和皇帝的注意。虽然朝廷并没有完全接受他的建议,但还是做出了一些招抚政策上的改变。

  比如调走了流民军中最有号召力的那些中高层领袖,又把被招抚的流民军编制为边垦团,遣离了陕西地方,同灾民聚集的地区进行了隔离。

  虽然朝廷做出的应对同他设想的不同,但却也算是极大的减缓了陕西再次变乱的隐患。不过最让这位山西巡抚感到惊讶的,还是刚刚建成的这一小段铁路之后获得的回报。

  对于修筑一条铁路来说,虽然山西的地形对修筑铁路不是很有利,但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