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1章 父子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抵达了天津,一向爱热闹的张岱发觉天津码头人山人海,他有心去看个热闹,但又担心父亲有什么事吩咐他去做。

  他正坐卧不安之际,熟悉儿子脾性的张耀芳却笑着对他说道:“今日为父还要去拜访一位老友,你就不必跟去了。不过我不管你去码头看热闹也好,还是上街头闲逛也好,晚饭之前一定要回来,明日一早我们就要出发前往京城的。”

  张岱赶紧对着父亲拱手说道:“请父亲放心,晚饭之前我一定回来。听说天津海货丰盛且新鲜,我这就去挑选看看,晚上请父亲饮上几杯消消暑气。”

  张耀芳笑着对他挥了挥手说道:“去吧,去吧,就别站在这里抓耳挠腮的了。”

  打发走了儿子,张耀芳便和一起上京的属官继续讨论起公务来了。张岱看着父亲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吩咐自己了,赶紧悄悄的退出了房间,叫上了自己的的随从,离开了客栈前往天津新码头看热闹去了。

  在路上,张岱稍稍打听了一下,便了解了今日天津百姓为何都跑去码头围观了。原来是前往外洋捕捞的船队回来,京畿和外地在天津的商人纷纷前往码头收购船队的渔获,而本地百姓也跟着去瞧瞧热闹,顺便还想去买些便宜的剩货。

  张岱挑了一间临近港口的酒楼,在最高的三楼选了一个面对天津新码头的临窗位置,便不慌不忙的看起了这场热闹。

  绍兴素以“水乡泽国”而著称,城内往来招一只乌篷船比乘坐其他交通工具更为方便。作为绍兴人的张岱,对于船只并不陌生。而张家不仅在绍兴有产业,在西湖边上同样有一个别居,张岱更是在西湖居住过数年。

  但是,不管是在绍兴还是在西湖,张岱所见过的那些船只,都没有眼前停靠在天津河码头上的那20余艘大船,那么的气势磅礴。和这些收起了船帆的大船相比,绍兴的乌篷船过于纤细了,而西湖的楼船却又过于华丽了。

  张岱读书甚多,唐人边塞诗中散发出的铁马兵戈之气,他偶尔也会向往一下,不过却也没有亲自前往见识的勇气。但是今日,在这一只船队上面,他倒是看到了几分兵戈之气,同南方那些江河中行驶的舟船,实在是难以相比。

  张岱正叹服于这些船只的雄伟时,码头上的商人们则全神贯注于,从这些船上搬下来的各种渔获。

  带领这只船队归来的四位管事,同样很满意于上半年的收获。这只全由100-200吨之间船只组成的庞大船队,其实是由4个小船队组成的。

  他们三月出海时,一只去了朝鲜沿岸,一只去了济州岛附近,一只去了琉球,还有一只则去了日本。4月中旬回来过一次,陆续带回了2800吨渔获,而此次则足足装了3500余吨渔获。至于鲸油,则由另外的船只进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