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3章 北港的新局面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暂时停止了,在一鲲鹏上修建要塞的工程。虽然在郑芝龙派出人员的监视下,荷兰人的要塞并没有完全停止,他们以内部修建人员住所的名义,依然还在偷偷施工,但是进度之缓慢,就连郑芝龙也没有放在心上了。

  大员港现在又被称为安平港,它原本是一处天然的海湾,因为外部有七块大小不等的沙洲阻隔,因此成为了台湾南方一处犹豫的港口。而想要进入这处海湾,必须经过鹿耳门。

  鹿耳门是安平港西南沙洲群中最大的潮汐口,因受海潮冲蚀,遂成出入大湾的重要港道。港道迂回曲折,底部坚石堆积,暗礁盘结,大船不易通行,素有“天险“之称。

  荷兰人修建的热兰遮城就在鹿耳门东面的沙洲上,扼守着这条进入海湾的航道。这座城堡开始建设之前,不过是一座简单的砦城。原先荷兰人并没有看上这里,他们更属意于台湾岛和大陆之间的澎湖群岛。

  不过1624年荷兰人同明军激战了8个月,最终被明军围困于澎湖岛上,在李旦的出面调解下,荷兰人同指挥明军的福建官员终于达成了一个约定。

  荷兰人放弃澎湖群岛上的基地,而中国人不干涉荷兰人在台湾的行动。正是在澎湖群岛受挫之后,荷兰人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力量局限性,开始转身经营起了大员港。

  以一鲲鹏上的砦城为基础,开始兴建奥伦治城。把城堡取名为奥伦治城,这是为了向伟大的奥伦治家族致敬。但是在1625年拿骚的莫里斯去世之后,国内的共和派再次占据了上风,现在的巴达维亚总督就是一位共和派。

  因此在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把奥伦治城改名为了热兰遮城。在荷兰人的规划中,这座要塞城堡,分成内外两城,内城形方,共筑三层,最下层位于地面以下,作为物资储备仓库。

  由于要塞的规模过于宏大,经历了数年的建设后,热兰遮城也仅仅完成了地下部分和外城的一部分城墙。但是从外面看去,这座城堡已经开始初见气势了。特别是内、外城四角的棱堡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上面安置的大炮已经能够威胁到通过鹿耳门的船只了。

  这座控制着安平港的要塞,让郑芝龙极为垂涎。他觉得只有这样的要塞,才配得上他嘉义县男及台海巡阅使的身份。

  而荷兰人在这座要塞东面的台江东岸大井渡头,分别修建了台湾街和普罗民遮街。前者是此地原本就有的一个市集,原本是大陆汉人商人同当地土人交易的固定地点,荷兰人控制此地之后,便把这个市集占为己有了。

  而普罗民遮街则是荷兰人按照阿姆斯特丹的街道修筑的一条欧洲街道,在经过了几年的发展之后,这两条街道已经开始初步展现出了兴旺的势头。

  相比起郑芝龙在北港修建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