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1章 码头工人总工会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他还是任命了颇有声名的兵部侍郎杨一鹏,替换了此前依附于魏忠贤的漕运总督。

  当崇祯准备开启南北海运时,自然也就开始对漕运事务进行摸底调查,准备作出一定的变革,让朝廷更好的掌控这条南北经济的命脉。想要对漕运进行变革,就必须要降低漕运在大明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

  否则一旦漕运中断,改革也就难以维系了。替代漕运的备用方案,一个是上海到天津的海运,另一个则是从京城到武汉的铁路建设。这两个方案都需要3、5年的时间,才能分担漕运的巨大压力。

  而在这段时间之内,朱由检决定从漕运路线上漕丁下手,12万5千正额漕丁加上运河各码头的苦力,漕运事务关系到的运河漕丁和苦力足足有数十万之多。要是朝廷对漕运事务进行改革之际,这些漕丁被有心人煽动起来,对大明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而且即便这些漕丁不被人煽动,平日里困苦而看不到希望的生活,加上他们基本上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因此很容易就会被白莲教之类的迷信组织所诱惑,又或者被那些民间会党所操控。

  地方官府对于一二十个漕丁大约还具有威慑力,但是一旦数百上千的漕丁抱团闹事,这些官员们第一时间想的,便是宁人息事了。江南地区打行横行于市,未尝不是地方官员怕事退让的表现。

  而北京到南京之间,大规模的运输人员物资,暂时还是只能依赖于这条运河。如果北方有事,而漕运被人所控制,这便等于崇祯把自己的性命交给了别人。因此在对漕运事务作出改革之前,朱由检需要先掌握大多数漕丁的思想状态,最好是能够控制在自己手中。

  正是基于这一点的考量,崇祯才在去年中秋命令,被降级为百户的崔应元前往临清协助崔文升,于运河沿线各主要水陆码头建立码头航运工人协会,把各运河码头的苦力和漕丁组织起来。

  而今日崔文升同崔应元两人的奏折虽然分别到达他面前,但是其中内容却都差不多。从通州到杭州的72路水陆码头,其中12处最大的码头已经建立了码头工人协会,入会人员几达3000之众。

  这12处码头正处于大运河的关键要害上,只要控制了这12处码头,基本上从通州到杭州的运河航线就能畅通无阻了。

  虽然登基以后,朱由检就一直在充实京城军队的实力,但是他没有把握,这只军队能不能挡住后金的八旗精锐。朱由检并不在意自己的生死,直到现在他对于复活在崇祯身上这件事,还是充满了疑惑。

  他觉得,也许在某个晚上睡着之后,他就无法再度醒来也未可知。处于这种不安的心理,他才会迫不及待的推动着改革的进程,想要知道自己的作为究竟对现在这个世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