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0章 战争公债的发行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由衷的希望,能够继续秉持郭尚书制定政策的人上位而已。”

  “我们?”王渊思有些狐疑的看着汪逢元询问道。汪逢元爽快的回道:“中央银行的各位股东代表,希望王郎中未来能够接替户部尚书之位,继续保持三家银行的现状。”

  王渊思立刻明白了过来,山西银行和交通银行成立较迟,且一开始心存疑虑投入不足,导致中央银行获得了内府和户部的重点扶持。

  从中央银行出现,到现在为止不过两年。但是大明各地每年向中央解运钱粮的工作,已经成为了中央银行最主要的业务。

  在以前,国家一年两税的征收,那是官府的头等大事,绝不会允许商人插手其中。而例行了200余年的大明税收体制,也变得异常复杂、繁琐和低效。

  比如让一部分京城官员到南京去领取俸禄,让锦州的军士到山海关领取军饷,把上海的一石稻米运到北京,又要把保定的一石小麦运往南京。

  这些莫名奇妙的规定,也许当年只是因为突发意外的临时举措,但是到了现在却成了不可变更的祖制。这种丝毫不考虑经济效益的旧规,之所以能够继续存在下去,自然是有人可以从中渔利了。

  中央银行刚刚解运地方到中央的税粮时,自然是遇到了不少官吏的刁难的。但是获得了内府强力支撑的中央银行在打破了这些陋规之后,便享受到了惊人的收益。

  中央银行借助国家库藏对商人进行拆解,又从商人手中拆解钱粮以补充地方或中央所需。使得原本泾渭分明的国家库藏和商人仓储,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了互补不足,交换有无的关系。

  光是南方商人在北方贩卖货物之后的收益汇兑回南方,中央银行利用这笔收益发放边军军饷,然后用南方税收交付给返回南方的商人这块,就让中央银行至少每年稳稳入账了3、4百万两收益。

  中央银行的成果,自然让山西银行和交通银行大为眼红,特别是山西银行,一直都把宣大边镇的军饷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但是过去上百年里,这些山西商人行事实在是过于抠门。

  他们仗着同山西、宣大边镇将门的交好,提供给边军的物资一向是价高而质劣,在边镇中下层将士那里早就坏了名声。

  中央银行向四海商行购买输送的物资,比山西商人的货物质量好不说,价格低分量也足。加上总参谋部在宣大编练的新军压阵,使得这些山西商人开始寻找,取消中央银行垄断国税解运地位的方法了。

  山西银行和交通银行联手向户部侍郎王家祯示好,未曾不是在未雨绸缪。

  汪逢元的暗示,也让王渊思想到了自己的处境。国初时户部下属只有四个清吏司,曰总部:掌天下户口、贡赋和赈灾;曰度支部:掌考校、赏赐等;曰金部: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