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2章 商谈一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不可意气用事,拿自己的性命和大明的国运去同建奴一赌高下。赢了也不过是击退建奴一次进兵,他们下次难道就不再来了么?但是如果输了的话,这京城之内未必会有第二个于谦,想当僧道衍的倒是不少。

  因此臣不敢奉命,若是陛下非要执意孤行,那么臣请致仕回乡养老。”

  黄立极要撂挑子不干了,朱由检自然也坐不住了,他赶紧起身亲自把黄立极搀扶起来,口中委婉的说道:“黄先生爱我之情,朕岂能不知。

  其实朕对自己的性命也是极为看重的,并不愿意轻易抛弃之。然而当今之世已经不再是太平年景,而是乱象渐起的大争之世。

  昔日蒙元失德,我汉家英雄群起而复华夏之故土,心中怀的不过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八个字而已。祖宗浴血奋战,追亡逐北,驱蒙元出中国,终承天命以治中国,享国已有260余载。

  而今建奴崛起于辽东,耀武于我大明臣民之前,朕若视而不见,躲在这四方城中,朕之性命倒是保存了,但是祖宗浴血而战得来的天命又将何存?

  今日我大明之患非是建奴丑类,实是天下人心之向背,我皇明天命的存继也。朕今日若是放弃了遵化之军民,明日要不要放弃蓟州之军民,后日要不要放弃京畿之百姓?

  今日之朝廷,也就剩下北直隶这点人心了。若是连这点人心都保不住,京城之内虽有百万之众,那也不过是一团散沙,不足以为倚靠。

  同这大明江山相比,朕之性命实在是微不足道;而同这华夏亿兆生灵相比,一家一姓之王朝倾覆,同样也是一件小事。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乃是祖宗奋起之志,子孙后代岂敢不从。朕若能保住中华之地,捍卫华夏之生民,则天命自在吾家。若是不成,我朱家也当回报大明百姓260余载的供奉,不可辱没祖先之名。”

  黄立极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崇祯扶起来的,皇帝的这番话语已经把仁孝和大义发挥到了极点,他如果再拿社稷、国本这些名头去劝说,无疑是以小利而坏大局了。至于所谓的华夏亿兆生灵高于一家一姓之江山云云,这种让人汗流浃背的言语,他也是自动忽略过去了。

  不过皇帝现在讲的话毕竟很是直白,他要争夺的是朱家的天命和继承先祖的志愿,在这种政治大义面前,就算是官宦生涯中经历了无数风浪的黄立极,也从未觉得如此刻一般无言以对。

  他的心中有了迟疑,刚刚不惜辞官归乡的决绝姿态,也就失去了那股豁出去的气势,不能再撼动崇祯让步。于是黄立极再度搜肠索肚,最终也只能拿新政的成败来做借口了。他对皇帝劝说道,若是崇祯在战场上出现了什么意外,这大明新政必然就要半途而废,则崇祯想要挽回时局的心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