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3章 商谈二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隐瞒田产,同官吏勾结,逃避国家税赋的,没收其家族一半的财产,免去所有朝廷优待,三代以内不得进入仕途,当事人流放海外,这是对内延缓之策。

  而对外则需要开辟新的疆土,比如南洋上面的那些岛屿,虽然气候是热了些,但是起码可以养人啊。把大明失地的农民向这些海外新领土输送。既能得到海外新开领土之财富,也能借此消除国内日趋增加的流民之隐忧。

  而若想要做到这两点,朝廷就必须拥有对地方上压倒性的武力和权威。如果后金一只偏师绕道就能震慑京畿官军不敢出击,让后金军队在京畿地区纵横来去,天下士绅又怎么会服从于朝廷的命令?乖乖的把口袋里的钱粮缴出来呢?”

  崇祯今日对他如此推心置腹,即便是老于世故的黄立极,此时也不由大为感动了起来。他真心实意的为崇祯思考了许久,方才郑重的说道:“陛下的设想也许是好的,但是外面那些人未必能够明白陛下的苦心啊。

  陛下可知,一旦这一步踏出,现在反对新政的士绅官员人数必然会暴涨。这是在同天下士绅为敌啊,若是走错一步,说不得未必不会有靖难故事重演。”

  同黄立极相处了两年时间,能够从这位圆滑的官僚口中听到这种肺腑之言,朱由检已经大为满足了。

  他对着黄立极点了点头说道:“先生说的不错,朕要走的路实在是艰难,所以现在挡在朕面前的这只后金军队,对朕而言不过是一道小小的关口罢了。如果朕连这道关口都过不去,还谈什么挽救大明时局呢?

  朕亲征蓟州,挡住后金军队南下,获得些许军心民心,则今后之事方才有一线可能。否则,赤手空拳的朕说的话,又有谁会听?要让朕看着这大明一天天烂下去,倒不如让朕同建奴轰轰烈烈的战上一场。胜则百事可为,败了也能告慰先祖,子孙虽然不肖,但未尝忘却先祖之志啊。”

  皇帝出征的决心如此坚定,让黄立极也有些无可奈何了。他现在已经达到了人臣的顶点,但同样也是被众人所嫉妒的对象。在这个推行新政实施的过程中,他同朝中的守旧派官员也已经差不多撕破面皮了。

  有着皇帝的支持和信任,朝中的守旧势力还拿他无可奈何,但是一旦他同崇祯意见相左的苗头显露出来,借此机会分化他同崇祯关系的人必大有人在。因此黄立极并不愿意让外人知道,他同皇帝之间有什么意见分歧,给某些人质疑他的机会。

  更何况,在皇明,皇权的力量几乎是无限的,只要皇帝不顾及自己的声誉,总是能够完成自己的意愿,而臣子能够反对的方式几乎都极为有限。不管是嘉靖皇帝要给自己的生父上尊号,还是万历皇帝向天下派出税监,只要皇帝有足够的决心,总是会有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