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六六章 暴雨就要来了_重活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有一个爱国心,又很有责任心好了吧。”听到唐欢说完之后,林美玉忽然扑哧一笑,然后她看了看远方的那个刘秘书,“不过你说的在中国离不开政治是不错,然后,站在胜利者背后也不错,可是,要是照你这么说的话,岂不是说总理那些人跟邓公有矛盾,然后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邓公?”

  “当然。”唐欢点点头,“如果不是这样,我干嘛第一次找的不是赵总理跟胡书记,而是去找邓公呢?”

  “可你怎么就这么肯定邓公会赢呢?”林美玉又问,“要知道,貌似胡书记跟总理那些人,跟邓公的实力也不相上下吧?邓公虽然掌握了军队……难道,你是说邓公会发动军事政变?”

  “呵呵,你想哪儿去了。”唐欢笑着摇摇头,“军事政变?你想的也太儿戏了,实际上邓公目前根本就不用发动军事政变,事实上从始至终,这个国家的大权都一直在邓公手中。不客气地说,现在的胡书记跟赵总理,没有邓公支持,也不会有那么多权利。”

  “那又是为什么呢?”林美玉问,“邓公为什么要给他们权利呢?”

  “恐怕,这是因为邓公也对改革到底怎么走心存疑虑吧。”唐欢说到这里,就慢慢叹了口气。

  的确,如果说1985年之前,胡赵都是坚定的邓公一系的话,那么1985年之后,事情就发生了变化,或者可以说,19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及中国政坛的一个分水岭。

  这是因为,在1985年之后,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的领导层围绕改革中的两种不同观点开始向两极分化了。一种观点是在**领导下政治上相对开放的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另一种是较少政治自由的、**和政府继续对经济和社会进行绝对控制地、由市场政策进行调节的计划经济。

  前者,或者说完全以市场为主导的更加自由的经济政策。强调的是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同时并举;后者较保守地观点则强调的是缓慢渐进的经济改革,不愿意进行大幅度的政治改革。而双方辩论的焦点则是:引进价格体系改革的时间和性质问题,还有就是最关键的党政分离问题。

  改革开放的观点最早似乎是由赵和胡提出的,然后他们地观点得到了邓公支持,并且邓公也因此想法提拔了他们,用他们的热情跟能力去推行改革开放。否则的话,以他们地背景来说,根本就没有可能在那么短时间内登上国家权利的顶峰,而赵跟胡,也是所谓开明改革派的领军人物。

  在八十年代中期到1986年底以前,他们这些更加开明的改革派似乎掌握着主动权,是他们讨论并起草了引进价格改革的计划。

  事情发展到这里。一切似乎都还没有什么太突出地矛盾。但19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